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高二国际班任课教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0-10-30 16:09:36)
标签:

教与学

学科

年富力强

分餐制

杂谈

分类: 河水东流

 

在高二国际班任课教师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高二国际班任课教师会上的讲话(摘要)

 

  现状:两个基本估计

其一,所有任课教师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年富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从听课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提前准备(备课)是充分的,内容是扎实的,表述是准确和完整的。

其二,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有求知的要求和愿望。有的学生的单词卡片做得很好,英语笔记的书写也公正规范。

 

  发展:四个有效空间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基础较差,有听不懂的;有认识上的问题——认为与考“托福”无关的学科不愿意听的,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十分明显。

如果把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结合起来,教与学的针对性问题解决了,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课堂教学如何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如外语教学重点是夯实基础,强化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在认识上做到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在行动上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每一个孩子能够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实现“分餐制”。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实行“分灶就餐”(分层教学)的办法无疑是对的。按照每个学生的咸淡晕素、嗜好的不同,允许各取所需,实施定量搭配,不搞一锅煮,一刀切。

第一  “量体裁衣”。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缺陷或不足,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也应该进行即时的补充和调整。

第二  循序渐进。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总体要求和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在教师的课时计划上,应有明确的体现。

第三  不“欠账”不“赊账”。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允许“欠账”,也不允许“赊账”。任课教师对“欠账”和“赊账”的情况,在课后作业以及单元检测或月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有补救措施。

第四  “开小灶”。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受先天和后天诸多因素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分类要求,解决个别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问题;在教师的课时计划中,有明确的体现。

年级的AB班,建议B层比A层的人少一些。让B层的同学感受到压力。人少,才有紧迫感,在心理上时时有掉队的压力。在A层,还可以实施“冒尖计划”,鼓励少数学生脱颖而出。“冒尖”具有激励作用,能诱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效果比“辅差”来的快。

 

 

 建议:三项基本建设

按照刘荣青校长的把“国际教育作为学校来办,而不是培训班” 的指导思想,是对国际教育功能的定位。根据这个定位,从长远目标着眼,建议继续抓好三项建设:

 

1  继续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高中国际班的班主任是“兵团司令”,是独立作战的指挥官,应该具有较强的指挥、协调、控制能力;有随时应对可能发生任何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经受事件失败和挫折的承受能力;是循循善诱的导师,在人品、学问和见识上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大姐或兄长,能够洞察细微,又能明辨是非、让学生能够无拘无束敞开心靡交心谈心的亲和力;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年富力强的高、中级教师。

 

2  继续抓好教学规范的建设

在教学管理上,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传统和规范。国际班在教学上与其他平行班级包括备、教、辅、改、考、评等方面的常规管理与规范,应该是全校一盘棋,以便于比较与鉴别,调控与指导。国际班学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外语学业成绩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应该明显地高于其他平行班级(接近或相当于重点班)。这样,国际班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

国际教育是在探索起步阶段,在教学与管理上,没有现成的路子。离开了学校的群体和大环境,会显得力量单薄,力不从心。

 

3        继续抓好评价制度的建设

评价机制是内驱力,凝聚力,向心力。教学的评价规范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是法定的。国际班的教学任务是在完成“国标”教学任务、培养合格高中生前提下,同时完成国际化的教学任务。国际班学生的“课标课程”的考查与验收与其他普通高中是相同的

普通高中的指挥棒是高考,是高考的质量和社会效应及其围绕质量与社会效应的形成性评价与激励

国际教育的目标是毕业后的人才走向与知名度及其围绕人才走向与知名度的形成性评价与激励

普通高中与国际教育的目标不同,而目标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学校评价手段和方法也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