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风
楚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76
  • 关注人气: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丽江古城

(2008-06-04 15:09:47)
标签:

纳西文化

玉河

四方街

木氏土司

分类: 河水东流

漫步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的地方。

    古城坐落在丽江坝的中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中,曾描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官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户庐骈集,萦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据史载: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称大研镇。

    古城集纳西文化之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自宋元以来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在群山怀抱中,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漫步丽江古城

    古城充分利用泉水的优势,引玉河水自北向南经玉龙桥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街傍渠,巷临渠,街道与渠水相互依偎。玉河水的源头是黑龙塘,泉水在四周山麓的古老栗树下、岩石间喷涌而出,哗哗流声不绝。古城生机勃发的生命,全部秘密都出在这里。

    古城的水渠纵横,流水潺潺,约2平方公里的城内,就架起了大小桥70余座,并且造形各异,构成了古城的一道风景线。有名的桥如大石桥、万子桥,百岁桥、南门桥等。

             漫步丽江古城

    大石桥位于繁华的四方街东向100米,为明代建筑。因桥下河水能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还有位于四方街西河上的卖鸭蛋桥和卖鸡豌豆桥,具有浓浓的集市风味。纳西人喜吃咸鸭蛋,四方街的西河南端曾是鸭蛋互市处,卖鸭蛋桥因此得名。显然,卖鸡豌豆桥则是纳西人互换卖鸡豌豆凉粉的地方。

古城的集市是繁荣的,而四方街则是其集市的中心。四方街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依照其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一个呈方形的400米的露天集市广场,取意权镇四方。四方街摊贩云集,古玩百货琳琅满目。撑开的布篷和黄油纸伞的货摊,形成了集市的一大景观。

             漫步丽江古城

    集市按四方街的东南西北,货摊的内容各不相同,而又呈规则地摆放着。西段多各种古旧手工品,翻弄这些古玩,犹如翻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东段又多是锅碗瓢盘等日常用品。在这里,硕大的锅盖当草帽,铜打的瓢勺当镜子,古朴的民族总是演绎着推陈出新的故事;还可以品尝到纳西族老妈妈做的传统的豆凉粉。

站在四方街的中间,你会发现有四条街道由呈幅射状向四面延伸。而每条街又有数条支巷,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

    古城的建筑多依山傍水,沿河临街,清一色的土木结构,瓦屋楼房,木梁承重。下大石桥,顺流沿着河岸走,是与河流同步的一条土木瓦屋的建筑长廊,临街为铺,临河为楼,前铺后楼;有的跨水临渠,水渠从东家进,西家出,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出四方街,沿新华街黄山下段拾级而上,古城盘桓于狮子山间,沿街建筑则此走彼落,因山势起伏而不断变化,房屋附势竞上,居高临下,逛古城如爬山,上一层,景一层,道转坡斜,房屋错落,山城印象是此时最好的感觉。没有了沿河的喧哗,而多了依山的幽静。狮子山东南麓,松柏葱郁,掩映着条条街巷,粉墙灰瓦,一片山村景象。

    漫步在古城街巷,你会看到那些身着一个羊皮披肩,上面缀着两个圆布圈,以丝线绣成图案,四周又缀七个小的圆布圈,这是被称做“七星载月”的纳西族的民族妇女服装,肩扛背托,摆摊设点,主内忙外,勤劳当家。“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头骡”的俗语,是对纳西妇女勤劳、善良、朴实、敦厚的赞美。

    我们顺着水流,脚踏古城的青石板路面,磨光的石面上衬托着五颜六色的图案,象是由众多不同色彩的小石头融聚而成。这是当地的一种天然石料——五花石。

           漫步丽江古城

    这种石板材料全采自于丽江坝周围的山里。它清亮光洁,而且脚感沉厚,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石板路面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凹凸不平,那是经历了几百年来人踏马踩而留下的痕迹。

    古城的故事应该说是从五花石开始的。五花石的累累斑痕,印记着古城人民所走过的沧桑岁月!

    (1998年4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神奇的九寨沟
后一篇:澳新之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