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托,《怀尧访谈录》发布此文:
阿来、麦家专程从四川灾区赶赴北京为灾区
知名作家聚首西单图书大厦签售义捐
5月18日周日上午10点,来自四川灾区的著名作家阿来(《尘埃落定》《空山》)和麦家(《暗算》),和在京的知名作家方成(《方成讲幽默》)、都梁(《亮剑》《狼烟北平》《血色浪漫》)、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小说版)、王树增(《长征》)、陆天明(《省委书记》)、石钟山(
《最后的军礼》)、老六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李克威
(《中国虎》)等聚首北京图书大厦,参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组织的图书签售义捐活动。此次活动的所得的全部书款,将当场捐给北京红十字协会,全部用于捐献四川地震灾区。这次活动由新浪网读书频道提供独家网络支持,利用网络的优势向全文化界发出抗震救灾的呼吁。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出席了活动,对参加活动的作家们表示了感谢。
作家们得到四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据此次义捐的发起者人民文学出版社介绍,四川地震受灾受难同胞之惨状令人伤痛,文化出版界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出版社将举办图书签售义卖的动议告诉一些知名作家后,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为抗震救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来自四川灾区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和著名作家麦家得到邀请后,立即表示只要有航班,一定全力以赴。据悉,目前成都机场因为运送救灾物资航班紧张,阿来和麦家决定从成都开车到重庆,从重庆起飞到北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据悉,阿来是四川阿坝人,而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在辖区上也隶属于阿坝,阿来是来自家乡震中的亲历者。地震发生时,阿来跑客运的妹妹正好在震中汶川地区,直到现在,阿来一直没有联系上妹妹,不知道她是否安全。
此前已经委托人文社一次性捐出稿酬17万4千元的《大明王朝·1566》的作者刘和平接到邀请后欣然应允。《长征》的作者王树增在接到人文社的邀请电话后表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他还要着军装盛装出席。军旅作家石钟山坚决爽快地答应了邀请。
都梁目前正在天津拍戏,收到邀请后,表示一定要赶过去。
陆天明住在小汤山,编辑担心他赶过来时间紧,他明确表示一定会准时到达。如此众多知名作家同时参加的图书签售义卖活动,在文化出版界尚属首次,读者可以在现场同时得到这么多作家的签名著作,这种机会也极为珍贵。
据悉,在此次活动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已经向灾区捐款30万,员工个人捐款总计41200元,全部用于抗震救灾。中国作家富豪榜紧急赈灾倡议书>>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著名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民间资助计划,并联络有关机构和人士,向那些可怜的孤儿,伸出援助之手……”
作家虹影:“捐了今年收到的国内稿费,以表对家乡人民受灾的一点心意。”
普天同庆(北京)文化传媒总经理李青已经向灾区捐款1万元。
著名学者季羡林以个人名义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以帮助修缮受灾校舍。“捐出点钱,让灾区的孩子们上学。”
2008年5月18日星期日:
凌晨1点10分更新:成都再次发生余震,震感相当明显,天气环境: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一位大三学生表示:“脑子里一片混乱,困得受不了但是不能睡。”
2007年因诗集《喊故乡》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田禾捐赠10万元。
著名作家邓一光向灾区捐款1万元。
《怀尧访谈录》独家获悉,青年作家童仝将她的作品《爱情有时徒有虚名》(重庆出版社)的全部稿费捐给灾区。
西班牙华人作家张琴夫妇已将书款、稿费10万人民币以及旅西华人募捐款汇集,计划在四川地震区域建一座乡村小学。
为救朋友赴灾区的作家韩寒捐20万帮灾区建小学。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著名作家张贤亮5万元稿费捐献灾区,他说:“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灾害是全人类的灾害,都关乎到每一个人,所以捐助灾区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流泪创作长诗《祈福汶川》,并为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他表示:“在大灾面前,我心沉重难安,有什么理由不解囊?”
————————————————————————————————
下午2点30分,受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托,《怀尧访谈录》发布著名作家阿来、麦家、杨红樱的联名倡议书《劫后重生——关于发起“5"12灾后乡村学校重建行动”的倡议书》:
劫后重生
——关于发起“5"12灾后乡村学校重建行动”的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
毁灭性的灾难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身在灾区四川,不仅灾难情景历历在目,每一天,我们都看到人心空前凝聚,团结无私共赴国难所焕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每一刻,都让怜悯与同情的洪流所淹没,所荡涤!震惊与悲痛之中,听到灵魂的钟声在心灵深处敲响,唤醒了人类伟大的良知。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都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却总觉得远远不够!特别是面对劫灰中那些乡村学校的废墟,心灵上的痛苦更是无以言表。中国,那么多青少年失去了将来,也让他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失去了将来!作为一介书生,面对此种现实,每时每刻都有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的冲动,同时又深深感受书写的苍白与无力,经过反复商议,我们三个身在四川灾区的作家,决心为灾后重建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个人共捐资四十五万元,希望将此用于灾后乡村学校的劫后重建。为了灾后乡村的孩子们能早日重新走进课堂,走进比过去条件更好更安全的学校,我们深知区区的这么一笔资金,杯水车薪,其实只是表达了一种心意,而不能做得更多,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朋友伸出慷慨的援手,让我们共同来使这笔资金更丰厚一些,能在即将展开的灾区重建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没有力量面面俱到,但我们相信,参与乡村学校的重建是一份特殊的荣耀,更是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将来!
为此,经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局协商,请有意玉成此事的朋友,将所捐善款汇入教育局属下阿坝州教育基金会帐户。善款汇出同时,更要烦请朋友们将汇款凭证复制一式三份,同时分传给三位发起人,既作为我们监管这笔资金的根据,也用于发起人间的相互监督。
阿坝州教育局承诺,此笔捐款将根据捐助者意愿定向投放,并对资金的使用及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我们的计划是:朋友们的捐款在此帐户中汇总,待政府重建方案出台后,我们有权根据所汇集的资金数量,在方案中选点,出资承建一所或多所学校。
三个发起人也同时承诺,我们的姓名除了用于此次募集行动,将不会在未来所建学校的命名等事项中出现。
而且,在发起人对一己良知充分自信的前提下,更要请求所有捐助者帮助对我们的行为及捐助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进行监督,也愿意随时吸纳朋友们对于资金监管与使用的各种意见。
另,因为我们人力有限,又无专业人员打理,为方便统计与帐目明晰,只接受单笔人民币五千元以上的捐助,请予体谅。
我们虔敬地期待你的帮助!
并请预先接受我们最最深切的谢意!
发起人:四川作家 阿
来:alai3103@163.com
麦 家:mj1155@163.com
杨红樱:yhy62@163.com
善款请汇至:
户 名:阿坝州教育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马尔康支行
帐 号:22-603401040016413
————————————————————————————————
震灾发生以来,国内很多报纸不约而同将平时的彩色封面换成黑白,中国西部地区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成都商报》连报头也不例外,他们的一位主编告诉我,“这是对遇难者的一种哀悼,至少会持续三天。”

在成都春熙路,十几位志愿者向市民发起全城致谢活动万人签名:四川感恩!

有你亲人在吗,成都各大医院公布伤员名单(更新中)

《怀尧访谈录》获悉,今年高考,四川40县市延期,具体考试时间另行确定,成都市区及其他地区高考时间不变,考上大学孤残考生将免收学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很多一手采访内容暂时无法放在博客上。
晚上7点开始,数万成都市民涌向天府广场,举行盛大悼念活动,“中国加油,四川雄起”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十余盏孔明灯渐次升起从众人头上掠过,飘向看不见的地方。有人打出标语:“四川话好听
3万1千多已经人再也说不出来”。
伴随每次孔明灯的升起,是震天动地的“四川,雄起!” 声

(《怀尧访谈录》/摄)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四川各高校已有不少学生离校,而成都市民对帐篷的需求则盛况空前。

由于排买帐篷的市民人数超多,为防止意外,现场有警察维持秩序。

黑衣女子欲插队,人民群众不答应:“哎呀,怎么能这样呢!”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排了8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一顶帐篷。

(《怀尧访谈录》/摄)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怀尧访谈录》获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个人捐款3万元,正在发起倡议自己的作家朋友,共同为灾区捐建一所或多所小学,“办一些实事,以切实的行动寄托哀思,表达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良知。”目前的捐款情况是:麦家:20万元;阿来:5万元;杨红樱:20万元;张悦然:2万元……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华西医院一位医生通过《怀尧访谈录》向记者们转达:“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儿外科病房谢绝采访,请广大媒体理解和配合!”
《怀尧访谈录》最新获悉:现在前线大量的尸体需要处理,而参加救援的战士戴的都是线手套,非常的不安全,希望能够提供大量的橡胶手套送往,都江堰志愿者救护中心,联系电话028-89003265。
相关阅读:中国作家富豪榜紧急赈灾倡议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