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媒体事务 |
我与恐怖分子的关系
首先告诉我的朋友,看到这个标题后,千万别吓出病来!
我这样的人,与恐怖分子乃至恐怖活动能有什么干系?可是,就在昨天(9月19日),反恐大队的警察真的就来找我了。
大约下午三点钟左右,自称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后来我知道,打电话的其实就是警察,就像影视片中的警察,经常以查户口为名而采取行动——说想找我了解一点情况。我问他什么事,他说有人冒用我的身份证。我觉得这事还真应该重视,否则,哪天说不定突然有法院的传票来了,说你在某银行贷了100万元,逾期未还,银行已经向法院起诉,这日子估计就没法过了。
我说,我就在家里,你们来吧。不大工夫,他们来了,透过铁门,我看见一共4人,其中一个穿警服。我一向对警察没有好感,根本不想让他们进屋,有什么问题就说吧,站在铁门外边。见我横眉冷对,穿警服的警察将挂在胸前的证件给我看,态度很诚恳地说,能不能进来谈一谈?我没有理他,打开防盗门,他们穿着皮鞋就进来了。我很反感,大喝:脱了鞋子!
坐下后,我才知道,穿警服的那个警察就是我户籍所在的辖区派出所片警,另一个穿便衣的男子约40来岁,说他是某某市公安局的,有人用我的身份证在银行开了账户,涉及刑事犯罪,让我回忆一下我的身份证可能在哪个环节被人使用。我说,这很难讲,因为身份证经常使用,也经常被复印。他看了我新换的二代身份证后,问我旧身份证的去向,我告诉他,领新证时交到派出所了。他又让我仔细回忆有没有仇人之类的线索,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仇人,即使过去在报道中得罪过一些人,但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况且我从2004年8月份离开南方周末后,基本上不写稿子,偶尔写一点评论、时政类文章,不可能产生什么所谓的仇人,而且我在生活中也没有树敌,除了南方周末的总编辑张东明。
他们打开电脑,播放了一段从银行调取的录像,就是我们在银行营业大厅见到的那种监视器拍摄的,想让我辨认是否认识录像中的人。只见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拿着身份证(我的名字)、现钞,在营业窗口开户,时间长达13分钟。从银行工作人员拿在手上的身份证来看,使用的是旧身份证,好像有防伪标志。而那个中年男子戴着眼镜,标准的国字脸,头发梳理整齐、讲究,一脸的斯文、憨厚相,绝非一般的蟊贼,但非常陌生。整整一个晚上,国字脸、眼镜、动作、身份证等影像,反复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我希望像中国的导演所拍的三流电影一样,开始怎么也想不起来,就在警察前脚刚走,我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于是,赶紧给警方打电话,紧接着,警报声大作,警车呼啸而去,扑向罪犯的老窝……
只是,我想象的情景没有发生。
我告诉他们,我就是半个刑侦专家,我正在写的一本书就是研究刑事司法制度的,这让他们肃然起敬。为首的那个男子很客气,广东佬,对我却言必称“您”。我纳闷,这警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谦虚、有教养?
他问我是否记得原来身份证的地址(我换二代身份证之后地址不同),我说当然记得,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让我把旧证上的地址写下来,我说,我告诉你,你写吧。他没有写,又把笔记本放下了,我也没有在意。后来看完录像后,他让我找一找家里有没有旧证的复印件,我翻了一下没找到,他又拿过笔记本,装出很自然的样子说,你还是把地址写下来吧。我突然醒悟,他原来是想要我的笔迹,这雕虫小技,还跟我兜圈子!好在我心底坦荡,不仅给他写下旧证的地址,而且还把我的采访本拿给他看(料他也不认识那上面除了我自己别人谁也不认识的字),把我起诉上海《新闻晚报》诉状上的签名给他参考。
我很清楚,他们在打电话找我之前,一定把我的历史翻了个底朝天,没准还窃听了我的电话,排除了与案件的关系,只是被人假冒名字而已,来找我就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点线索,这是警察破案常用的“拉大网”手段,否则,他们会对我这么客气!
离开时,为首的那位男子很礼貌地递给我一张名片:某某市反恐怖工作小组办公室、某某市公安局刑侦局反控大队,副大队长xxx。老天爷,这岂不是一个恐怖案件?这些可恶的家伙,用我的名字干点什么不好,包括到哪里骗一下靓女、少妇之类的,然后栽赃到我头上,总比搞恐怖活动要好!我这一世英名,难道要毁在他们手上?
晚上,跟朋友吃饭,听了我的上述经过,法律界的一个朋友认为,反控大队的副大队长亲自出马,事情不会小。“会不会用你的名字开设账户,给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汇款?”给恐怖分子汇款?该不是汇给拉登吧!
别吓我,好歹我也是见过点世面、经过点风雨的人,否则,这两条腿可能早就不听使唤了。
(各位朋友,不得将此文转贴到其他网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