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们家小邢同学的极力推荐下,读了贾樟柯的随笔《贾想》。不想薄薄的一本小书,没有什么摧人泪下的故事,更没有煸情的语言,却数次感动了我。是贾樟柯那对电影的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底层人物悲悯关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现实社会,我们太需要一份感动了。
贾樟柯自称自己是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这个民间导演,从1996年开始第一部录像的拍摄,到如今已成为享誉世界(虽然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看过他的电影),连马丁斯塞斯都称赞的导演,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以较低的姿态来关注底层人,对抗整个商业电影的大潮,不是靠着个人的勇敢,而是靠着与生俱来的悲悯的人文情怀。在他的影像中、在他的文字中,你丝毫看不出居高临下的那种可怜和同情,而是深深的理解。贾樟柯对底层的关怀是不回避的直视,每一个行走着的生命个体都给我们一份真挚的感动。他关注着身边的世界、体会着个体,真诚地去体谅别人,把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作为前提并且加以张扬。在他的镜头前,每一个观众面对的底层人物,不会让人可怜,而是让观众们看到活生生的人。
打动我的,除了他的慈悲,还有他对自由的热爱。用贾樟柯的话说,“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他正是用光与影执着地追求着自由。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能够不为金钱、地位所动,就会保持着自己的一份自由。他可以坚持自己的美学理念,坚持自己的风格,而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而拍出些连自己都羞于观看的所谓大片。在摄像机后面,贾樟柯是个导演,在生活中他是个诗人。而真正的诗人,不是说他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语,而是他始终怀揣梦想,敢于挑战,不象一切低头。在我看来,把自己的《世界》选择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一天上映,就是最诗人化的作法,他象那个向风车挑战的唐吉歌德。
从《贾想》起,我爱上了贾樟柯还给我们的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