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深究起来,“胜总”其实就是我的网友“胜天”的一个代号,不过要完全了解“胜总”的一切,最好去google一下。
在QQ 群“新花社”里,大家没事儿就“胜总”一下,以至于我这个群的创建者都已经将群消息屏蔽,可以说,“胜总”在这个小圈子里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无聊意义的专有词汇,这就不是无聊那么简单了,我更怀疑这是某种文化现象,比如,这些人非常“胜总”地搞了一个网页www.ztmsz.com,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无聊,但要说无聊出了境界,似乎也还不够。
按理说,这个极度无厘头的词汇本就属于一个小圈子,它是如何扩散出去的呢?
首先,“新花社”这个群里的主要成员是媒体的记者,虽然他们现在很少出来“胜总”,但最初这个群是非常活跃的,我的经验是,一个QQ群的活跃时期一般会在1 个月到半年左右,再长就很难,但新花社的活跃期已经远超过这个时间,直到开始“胜总”了,很多不习惯“胜总”的人才开始潜水。那么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群里,“胜总”最多就是辐射到少数几个人身上罢了,暂时没有扩散的可能。
后来,群里的几个人开始在其他群里使用这个词汇,这是一个无意识的扩散过程,但直到这个时候,“胜总”的范围仍只限于QQ群用户。
有一天,新花社员们的想象力延伸到Web上,注册了www.ztmsz.com这样一个超级无厘头的网站,据说是因为对www.ztmnb.com的BS,或者他们觉得自己更“胜总”吧。
从这个时候开始,本来只流传于QQ信息中的“胜总”就成为一个“落地”的有质的概念了,由于猛小蛇也在“新花社”里,他们甚至想在www.18mo.com中把“胜总”发扬光大。
互联网是扁平化的传播媒介,从“胜总”被传播的过程中,我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即使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互联网也可以在半年内把它传播出去。所以,木子美、流氓燕这样比较有卖点的概念,当然更有理由得到广泛传播了。
但互联网的传播又有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时效性。我不知道“胜总”的传播是否会到此为止?但我已经看到了这个概念逐渐丧失生命力的趋向,即使是火爆如斯的木子美现象,今天也被人看做是过了气的概念,正在逐渐失去其传播价值。
不过,“胜总”至少“胜总”过,终究还是有点儿意思,真TM胜总!
2、胜总语言应用经典范文
如何更加胜总地推广keso和建硕
今天看来什么也干不了了,总之心情很胜总的说……干脆胡说胡说。
donews首页就象魔戒3一样又出现了一篇《王建硕,你打台球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看到keso和建硕在题目中我的心情就很胜总。这胜总的心情终于让我的手指头非常胜总地打字起来,有时候我打字比说话快,所以如果出现了一些很胜总的字,请勿见怪。
[引用:建硕,你打过台球吗?你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台球热吗?你记得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布满台球案子的景象吗?(写完这段忽然觉得怎么有点像黄河大合唱的那段词: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我晕,我痛心疾首地(胜总地)反思,结果发现自己对建硕是否打过台球确实没兴趣、完全没兴趣,想产生点兴趣也没兴趣——这肯定是出于我的台球不怎么胜总的缘故。
另外还有keso,不知道在首页看过多少kesokesokesokeso……了,我非常胜总地确定,我真的已经记住keso了,并希望提供些 keso更深入的资料,比如keso中午吃的68块的毕胜客的菜谱什么的。如果donows有责任状,我愿意非常胜总地签署:我确认我已经记住keso和建硕,并愿意为可能产生的任何遗忘后果负责。
各位,我愿意用一种非常胜总地确认的态度说明:建硕和keso确实非常ZTMNB、ZTMSZ、非常ZTMNB、ZTMSZ.就凭keso已经胜总地播了个(blog)两年,我也无法抗拒自己向他投去胜总而又钦佩的目光。但是拜托不要经常在 donews首页问“建硕,你打过台球吗?”,这种过于private过于胜总的问题能不能象彩蛋一样藏得比较深入一点,如果让人找到,则效果是非常胜总的。如果有人这么public地问我,我会直觉判断那是一位倾慕我良久的漂亮女性。这个题目让我抑制不住地嫉妒得发狂,总之是一种非常胜总的嫉妒。一想到我这双簧角色会让人误以为donews对建硕和keso的倾销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更加胜总的高度,从而被怀疑是比《王建硕,你打台球吗?》的作者更胜总的枪手(拜托我没有说这位作者是枪手),最终使建硕和keso已经非常胜总的声誉再上了一个愈加胜总的新海拔,我内心的嫉妒就更加胜总。
就算是在策略上,我也希望建硕和keso更加胜总,从而为donews带来更多希望一睹胜总风采的流量,也许我也能混在其中,某一天忽然头脑开花般地胜总起来,用个比建硕和keso更胜总的招数(也许是非常胜总地脱光光?)从而青出于胜总而蓝于胜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