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黑话平民运动:网络黑话之“我们很胜总”

(2005-10-08 11:10:55)

作者:冯明华 摘自:e时代周报 日期:2005年9月1日     



http://www.etimeweekly.com/article_photo/2005-9/20059112458518.jpg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

预备知识

今天你“胜总”了吗?——请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你不理解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胜总”还是一个在小圈子里面流行的词语。这个小圈子里的人看见姑娘长得漂亮,就说“这姑娘长得真‘胜总’呀”,看见别人的文章写得好,就说“这文章写得真TMD‘胜总’”,甚至看见一只花猫的毛色很好看,也可以说这只猫真胜总’”

显然,“胜总”是一个新创造出来的词,主要作为形容词使用——凡是一切与赞美、褒扬有关的词,都可以用“胜总”代替,比如:真漂亮=真“胜总”、真厉害=真“胜总”、真强壮=真“胜总”、真NB=真胜总,等等。

 

谁在“胜总”?

“胜总”这个词,最初是从一个叫“新花社”的QQ群里传出来的,这个群有两个特点:女人不加,非媒体人士不加。而实际上这个群里的媒体人士,大部分是IT媒体的记者编辑。因此,胜总主要在IT圈子里面流行,尤其是北京的IT圈子。跟他们聊天,要是你不胜总一下,或者在他们用胜总形容你的时候,你张嘴作惊讶状,那就显得落后了。

“胜总”的传播完全是一个口碑相传的过程,而传播的主要工具有两个,一是QQ群,二是Blog。用QQ新花社社长王翌的话来说,胜总的传播,是一个无意识的扩散过程

这个“无意识的扩散过程”,最终使得知道“胜总”、使用“胜总”的人群渐渐扩大,并在圈子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胜总”知名度的提高,有一些人甚至把“胜总”当作了“研究对象”。比如有一位“胜总”者Shunz,还写了一篇《胜总全系列解密》的文章,仔细分析了胜总现象:胜总这一文化概念,是在我们这个群体(指IT圈)最无聊的时候滋生出来的,胜总这个词的含义,包括了无厘头、热情、感触、无奈,还有很多很多……你想胜总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QQ新花社社长王翌也认为:胜总在这个小圈子里,现在已经不是一种代表无聊意义的专有词汇了,我更怀疑这是某种文化现象。

看来,IT人确实很胜总,竟然把一个最初代表无聊意义的词汇,发展成了一种文化。

 

谁是“胜总”?

“胜总”原本是对一个人的“戏称”,这个人叫赵江,男性公民,网名胜天,据说是北京IT圈子里一个很有人缘的家伙。只是我们没想到,一个人的戏称,竟然成了一个圈子里的文化符号,衍生出了一个无厘头的文化现象。

作为“胜总”载体的赵江,被别人评价为新时代青年的形象代表。《“胜总”全系列解密》的作者Shunz,在他的文章细节化地形容了胜总:胜总是一个能干的人,他可以扛着自行车从中关村走回石景山;胜总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他可以一个礼拜吃馒头加自来水;胜总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供他的两个妹妹上学,一供就是三年。

胜总赵江在1999年的时候,只身怀揣着600块钱到北京找工作。在他找到工作后,最初每个月只能拿800块钱的工资,而这800块钱,他要交200元的地下室房租,另外给妹妹400元的生活费,留给自己的只有200元。

胜总赵江的经历,给“胜总”这个词增加了感情色彩。

 

胜总说“胜总”

作为“胜总”载体的赵江,现在也是圈内的一个名人了。不过,有些人知道“胜总”,但并不知道“胜总”背后的赵江和他的故事。而胜总本人似乎也比较低调,在《e时代周报》记者找到他做采访的时候,他表示不希望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因为害怕出名。在记者旗帜鲜明地指出《e时代周报》并非主流媒体的情况下,他才表示接受采访。

不过他只回答了三个问题。

Q:你的朋友对你评价很高,比如说你乐观、开朗、善良,是新时代青年的形象代表,还说你是一个有着雄心大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能不能说说你有什么样的雄心大志?对于朋友的恭维,你是否乐意全盘接受?

A:对于许多朋友以及关注我的人的恭维,首先我认为我远远做得还不够好,其次我觉得这种恭维承载的是那么多人对我的一个期望。当然,这个期望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压力。说实话,刚开始我不能承受这种压力,但所幸在我身后,有贵人对我进行了及时的开导,让我能够很快地调整心态。我想这也是对我的一个锻炼机会,只有更大的压力,才能促使自己做出更大的成就,我相信自己不会让大家失望。

至于谈到理想,我希望未来能做一家超过比尔·盖茨的公司,并且为此我调整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我最早是从技术开始做起的,而后分别从事过媒体、公关、市场营销等工作。这些工作角色的转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所幸最终坚持了下来。

Q: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被人喊

“胜总”是在什么时候?“胜总”在圈子里开始流行又是什么时候?

A:最早被人喊胜总的时候,我还只是一家互联网基础服务公司的市场经理。那会喊胜总应该纯粹是一种调侃。胜总什么时候开始在圈子里面流行,这个我倒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胜总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称呼我了。不过我相信圈子里面的朋友叫我胜总,绝对不是因为我工作职位的高低,而是因为我对每一个人都以诚相待。

Q:有没有别人对你说什么东西很胜总,而你自己却不能理解的时候?

A胜总这个词目前应该是代表一种全面的褒义吧,比如IT记者刘韧在评价百度上市的文章中,就用了很胜总的说法。对于胜总的意思,每个人的理解应该都不一样,包括我自己,也只能大致明白这是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代替“NB”的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