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可以算是心得

(2006-12-10 02:09:50)
分类: 技术
打高尔夫球这玩意儿,在咱这种业余选手上哪,最多可以算成一种爱好。像现在天气冷了,要不要拿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精神和毅力来?我个人肯定是不行。至多是天气好的时候,可能去练习场上打个百十来个球。经常看到有的球友说,今天打了几百个球,甚至上千个球。俺个人觉得这样的帮助并不大。简直就是制造疲劳,自残。。。练球,打1-2百足矣,对自己的弱点多练两下子。但是也要不同的杆都打一打。如果是拿一根7号铁,或是大杆抡了一下午的是纯粹没什么帮助。
 
其实打了这几年球,觉得对于像俺这类的,不是很初级的初级选手,果岭周围的短切还真是很重要。因为,一咱不缺距离,2一般来说也打得到球,所以对于多数的洞,咱就是标准杆没上果岭,也是在果岭周围了。咱以50码来定义。这时其实就是打的最近的杆,full swing肯定也比这个远不少了。所以剩下的一般上来讲是两种方法,chip或是pitching,(切或劈?),这俩的区别哪,就是切是连飞带滚,劈是以飞为主。多数的对咱初级选手的教育都是告你尽量要让球在地上滚,说白了就是告咱们最好是切,而不是劈。当然了这肯定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了。比如说如果在你和旗之间是沙坑或是水障碍,或者这么说,就是全是长草,但是旗离的长草很近,这时候也只能用劈了。但是比如说球在球道上,剩下30码,这时候用劈切就都是可以的了,原来我都是会用劈,现在改成了切。多数的教导数据会跟你说,用沙杆切,飞和滚的比例是1比1,就是飞多远,就能滚多远。然后以此类推,p杆1比2,9铁1比3。。。这其实都是理论上的,条件很多的,比如说切的时候没有deloft或是打开杆面,滚是在平的果岭上滚。所以说了这些东西都不靠谱,还是得到球场自己实践一下来的清楚,像上面说的30码,就说旗离果岭边10码,你要是拿s杆准备打15码(1比1吗),我保证你上不了果岭。
 
还有就是用什么杆切,有人会说多数用同一杆切。不同距离变化不同的回杆距离。也有人会跟你说,用不同的杆切,所以不同距离上的回杆的距离是一样的。我看这就是个人爱好了。我个人,在果岭边(10码内),我一般是会用56,或60度。其他以上的,一般会考虑P,9,8,7,6.个人感觉,如果没有特殊必要,8,7,6还是不要用,因为个人掌握的不好。所谓特殊情况就是比如不能高,比如离果岭30码,但是球在树林里,要低飞,7号铁正好用,一般地说,个人经验是至少要飞行25码,要不肯定不行,因为落点很有可能是果岭周围长草地带,一般球进了长草至多能跳一下,如果这一下没能跳到果岭上,至少是短草上,你肯定就短了。大家们肯定会说这切的麻烦也够多的哈,要考虑飞行轨道,飞行距离,还要落点,落后的弹跳,滚动中的转弯。所以说,相对于切,劈的准确性更高,和随机性应该更小。但是别人为什么整天叫咱们初学者要滚哪(keep the ball on the ground),个人认为这个劈其实最难控制的就是距离,所以难度比较大,30码和32码的回杆有什么不同,不是咱们初学者能轻易体会的到的,就是40和50我都说不出区别。所以劈,有时想打50的却打了60,想打30的却打了20,劈因为飞的高些,所以球是有倒旋的,一般会是停的比较快,但是差了10码,一般说来不是打过头了,就是短了很多。这种距离上的劈,肯定都是瞄着旗杆的,所以劈好了,保平的机会很大。而对于切来说,球飞了一半多就开始滚了,就是短了或是长了,也不能是大麻烦,而且多数上来说,还是会停在果岭上的,别管多远,起码咱给了自己推杆一次机会。这也是我改成了切的一个原因。
 
再想说说球杆的。那天看见某位网友的选杆指导,说选杆第一要注意品牌和价格。这在某方面上讲也对。但是个人的感觉其实是自己用这套,或是这根球杆的感觉和效果应该是第一位的。你就是拿着1万块一支的侯马,但是不适手,也肯定打不好球。所以选杆一定要试打,同时要对比几个不同的杆来试试看,这个好,那个可能感觉更好。第2,我个人的选杆条件是,看着好看,设计的比较精细流畅。个人特别的不喜欢callaway,尤其是铁杆的头,设计又大又笨,真跟锄地的耙子似的,可能是它对打得不是很好的球的宽容度比较大,但是咱实在是受不了整天看着这么一大团东西,要呕吐的,宽容度大?yeah, I really need it!品牌和价格有一定的因素,品牌至多是个儿质量的保证,价格的因素基本上在买杆上的效果不明显。当然了,像$400的taylormade r7我是一直没想过要买的。原因也比较简单,我的mizuno还用的不错,再花400块,为了偶尔的打得更直一点,再远个10-20码?好像必要性不是很大。
 
先心得这么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测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