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兰亭古迹紧接着我们就来到第二站: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位于绍兴市中心地带,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鲁迅故里景区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经过2年多保护和修缮的鲁迅故里,游客在看到原汁原味三味书屋的同时,还能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新近恢复的周家新台门、长庆寺、土谷祠、静修庵、恒济当与鲁迅笔下有关的遗迹,以及寿家台门、朱家花园等一批古宅古迹;对存在于整个故里区域范围内的鲁迅故居、鲁迅祖屋、三味书屋、百草园等全部建筑,则悉心保护。总之,现在的鲁迅故里已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花格木窗建筑,连同展示着众多绍兴土特产的名家名店,热闹非凡,成为了绍兴最具明清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同时,我们为广大游客准备了“三味”早读、老台门迎宾、绍俗婚礼、折子戏、莲花落表演等活动,肯定会让你想起鲁迅作品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中国第一名人故里”和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的卧室
鲁迅家的厨房
鲁迅家后院
三味书屋为清代末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塾。塾师寿镜吾是一位
“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12至17岁在此读书。
现室内文物保存完好,正中为塾师桌椅,两侧为客席,窗前壁下则为学生座位,鲁迅座位在左上角
书桌是鲁迅当年用过的原物,桌上有鲁迅亲手刻下的一个“早”字。一次因上学迟到,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激励自己按时上学。
鲁中学时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清楚的记得这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而且我当时也背得滚瓜烂熟,可那完全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文章真正的含义好像并没有全部理解。这回一进到百草园,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篇课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它为新台门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玩斑蝥,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
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他非常留恋这个属于自己的乐园。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百草园真的很美!今天身临其境感受百草园,才真正的理解了那篇文章。
午饭我们选择的是绍兴著名的“咸亨酒店”。
这是一家老字号的江南名店,以绍兴菜最为突出,也是领略鲁迅笔下绍兴风土人情的理想之处。 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甲午年间,原为鲁迅本家开设的小酒店。“咸亨” 二字源出《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名,意为“万物得以皆美”,“咸亨” 指为“群贤毕至”,“少长悠集”,“万事亨通”,“财源顺达”。鲁迅名著《孔乙己》使咸亨酒店名闻天下,1981年鲁迅百龄诞辰之际,老店新开,继承传统、发扬特色,已成为集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江南名店。襄阳分号为绍兴咸亨酒店上海静安区的唯一分号,酒店环境幽雅,别具绍兴江南水乡风情韵味,经营地方菜肴、咸亨太雕酒,特色鲜明,风味浓郁。是您品位绍兴饮食文化,领略鲁迅笔下绍兴风土人情的理想之处。
这家店的门脸虽然不高,但是屋檐下挂着一块“咸亨酒店”的横匾,门前还站立着一座和真人仿佛的铜像。
这铜像就是正宗的标志,那正是按小说描绘而定做的孔乙己。鲁迅小说中描绘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但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铜像正是这模样,所不同的是这铜像孔乙己的脸上似乎带着几丝笑意,高举着的左手手心里捏着一颗茴香豆,微张开的嘴似乎正在像顾客说:“真的好香哩!”那神态和神韵真的栩栩如生。
噢,差点忘了,臭豆腐可是绍兴有名的土特产之一,从兰亭古迹到鲁迅故里,我们吃了一路,味道真的很不错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