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画家何永松,追求绘画艺术四十余载,浓墨重彩成就人生梦想

标签:
雪燃文化画家国画 |
分类: 文化现场 |
(“情系故土-何永松书画展”在綦江美术馆举行,何永松在向观众介绍)
01-喜欢上了国画
今年60岁的何永松退休前是桥河小学的美术教师。“我老家在隆盛十隆村,小时候就喜欢画画,那时候家里穷也没有条件学美术。”读初二的时候,隆盛镇到莲花村的公路正式通车,当时,何永松和同学们参加了隆莲公路开通仪式。“隆莲公路正式通车,村民都非常激动,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我终身难忘。回到家后,何永松画了一幅隆莲公路通车的水墨画《山城牌汽车开进了大山》,这幅画后来在全市中学生书画展中获了二等奖。
这次获奖激发了何永松的绘画热情,因为获了奖,美术老师也特别关注他,经常鼓励他画画。“那时候没有美术书,我就收集报刊上发表的画,将报刊上的画剪下来贴在自制的本子里,自制了一个画册,课余时间就拿来临摹。”因为报刊上的画都是黑白画,那时候农村娃也没有钱买颜料,何永松就用墨汁毛笔描摹,没有宣纸,他就先将绘画纸用水打湿,让绘画纸有了湿润的效果后再画,也就是在这个描摹的过程让他喜欢上了国画。
读初中的时候,何永松在村里就小有名气了,每逢村里人祝寿,村民就请他画松鹤延年、寿星祝寿等吉祥祝福的图。画画后别人都会送他一些笔墨纸张。也是因为会画画,高中毕业后何永松到隆盛回龙村小当了一名代课老师。
“那年暑假,我给供销社画了一幅广告,无意间被当时的隆盛中心校校长黄达生看见了。黄达生当时就决定调我到隆盛中心校任美术老师。”何永松说,因为画画我从村小到了中心校,应该说是画画改变了我的生活处境,从此之后,我绘画更加热爱,更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1982年,何永松考上了綦江师范学校。
02-小学美术教师
“我这辈子最幸运的是在綦江师范学校遇到了李恕彭和唐荣伟两位老师。”何永松说,在綦师读书时李恕彭教美术,也许是他追求绘画的精神感动了李恕彭,李恕彭对他进行重点培养,不但推荐他到校团委负责宣传,还任命他为全校的美术组长。李恕彭的器重,让何永松心存感恩之心,他的绘画梦想也越来越真实。
当年的綦师开设了素描、色彩、图案设计课程,就是没有开设国画课。有一次,当时在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进修的唐荣伟,回綦师给美术班上了两节国画课,“那天上课唐老师还修改了我的两幅国画。唐老师修改后的画,结构和用笔都变的更美了,唐老师还对我说,学国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持之以恒,更要有耐心。唐老师还将他在西师进修时画的国画展示绘我们看。我真是大开眼界,唐老师的指点,使我的国画上了一个高度。”
1984年綦江师范学校后,何永松又回到隆盛中心校任美术教师。
教学中何永松是一名称职的好老师,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了研究国画上,每个周末村民就会看到何永松在田间地头写生,他不但对隆盛情有独钟,而且走遍了綦江的山山水水。他画了几大本速写,记录了綦江美景。他经常带上自己的作品到綦江请教唐荣伟,有时候还跟着唐荣伟去写生,揣摩唐荣伟的画法。
唐荣伟回忆说:“何永松很勤奋,每次来找我都要抱十几张画来,我看了他的习作后,觉得他有这方面的悟性,所以只要他来找我,我都会耐心地指导他。”
199O年9月,何永松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函授学习,他非常珍惜每年寒暑假到美术学院面授的机会,三年中他得到了雷久泰、李映全、方凤富、刘原等画家的指导。在名家的指点下,何永松的国画技法进步很快。
03-退休后的梦想
今年10月20至11月2日,“情系故土-何永松书画展”在綦江美术馆举行,共展出他的国画精品92幅。
开展当日,前来观看画展的美术爱好者将展览厅围的水泄不通,观者中有何永松的同学、朋友,更多的是他的学生。学生们为老师送来鲜花,献上祝福。
何永松从事美术教育30多年,先后在隆盛中心校和桥河小学任教,他热着追求绘画的精神感染着学生。何永松回忆说,不管他在哪个学校任教,他身边都有一批喜欢画画的孩子,对有想法学美术的孩子他都会悉心指导,这些孩子中有的长大了还从事了与美术有关的工作。前来看画展的刘喜梅是何永松的学生,他回忆说,有一年暑假他和几个同学想画画,何老师便把他家客厅空出来作教室教她们学习。是何老师培养了她的美术兴趣。
“何永松的国画已经比较成熟了,他从教30多年,一直坚持国画创作,他这种对艺术的追求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唐荣伟说, 何永松的国画与綦江山水为主,他的山水画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笔下的綦江山水既大气磅薄,又秀美旖旎,观何永松的画如畅游在綦江山水,让人流连往返。
退休后,何永松计划到全国各地走走,到大自然中去修炼自己,找到更多的绘画语言。何永松说:“这次画展是我新的起点,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五年后再办一次个人画展,十年后出一本作品集画册,我要为实现梦想努力。”
(雪燃/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