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燃
雪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62
  • 关注人气:7,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綦江精神卫生中心护士:特殊的“白衣天使”用爱心感化病人

(2015-08-24 10:41:49)
标签:

綦江

雪燃

健康

分类: 社会纪实
  (2015年 08月 21日 17:06:42  来源: 本站原创 编辑: 金方霞 责任编辑: 夏昌铭 )

重庆綦江网消息(记者 张学成)“我们精神卫生中心分了两个科室,精神二科主要以女病员为主,每个科室都有近200名病员。”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篆塘镇的綦江区精神卫生中心采访时看到,病员正有序排队领取药品,然后在护士的指导下服用。
精神二科护士长陈咏梅坦言,她们是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面对的是行为古怪、情绪波动大、有时还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她们在工作时不仅要耐心、细心,有时还要忍受患者的“坏脾气”。日常工作中,除了打针输液治疗外,她们还有一个重任,就是要对病员进行心理疏导,精神病患者心理治疗更显重要。

》》》“心理疏导远比打针吃药重要,希望护理人员都是心理学家”

“老公说过几天就来接我回家的,他怎么还不来啊,你帮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嘛。”采访当天,记者在精神二科病室走廊一角,看见一女病员正拉着陈咏梅要她帮忙打个电话。女病人说话时哭得很伤心。陈咏梅安慰她说:“你不要急,过几天他就会来看你的,你是她老婆嘛,他肯定要接你回家。”病人听完之后破涕为笑。陈咏梅又说:“你看你头发都乱了,你过来我帮你梳一下,要漂漂亮亮地等老公来接。”女病人高兴地跟着她进了病房。
这只是陈咏梅日常工作中的一幕。和普通医院的护士相比,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护士显得更忙碌,打针输液等常规治疗之外,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和病人交流,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中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进中心工作的医护人员,都必须到上级医院进修一段时间的精神卫生护理。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从医院角度说,就是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心理治疗,因此我们护士担任的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治疗。” 陈咏梅说。
在实际工作中,陈咏梅深深体会到在这里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之余她自学完了精神卫生心理学和精神卫生护理学。“对我们来说,对病人的心理疏导远比打针吃药重要,我希望所有的护理人员都是心理学家。”从事精神护理工作20多年来,陈咏梅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工作中获得的经验,言传身教于科室的年轻护士。

》》“萌发过跳槽的念头,但每次临走时又留下来了”

“住在这里的病人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有的还是跑出家门或者是被家庭嫌弃后在社会上流浪的患者,是救助站把他们送来治疗的。”精神一科护士长杜华梅介绍说,这些被救助站送来的精神病员对自已的父母家庭包括名字、住址都一无所知,在进院登记时就只好用“无名氏”来代替他们,目前精神卫生中心就有8个这样的“无名氏”。
杜华梅说,精神病员正常时和普通人差不多,一旦发病他们精神亢奋就不能自控,甚至还会自虐。有的病员发病时会把自已身上的衣服撕破,会脱了衣服扔进厕所。
“这些‘无名氏’病人住进来,衣食住行都得靠医院负担。”杜华梅说,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很多病员都没有过冬的衣物,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把自己家不要的旧衣服捐献出来,帮助病人过冬。也让这些患者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感到温暖,利于他们身体的康复。
精神一科护士欧循梅在该中心工作了21年,21年来,她基本上都是把自已亲朋好友不穿的旧衣服收集起来送给病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太好,我们能帮的就一定要帮到。”
“在这里工作很累,真的很累。”今年29岁的吴显芳,在该中心工作了7年,7年时间曾经萌发过两次跳槽的念头,但每次都是临走时又留下来了。“我发现自己和这里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我们护理部是一个精诚团结、合作互助的团队,我们的付出就是给病员家庭带去幸福和快乐。”

》》“让病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区精神卫生中心有4名男护士。“普通医院的男护士屈指可数,但这里比较特殊,我们欢迎更多的男护士加入到我们的护理队伍中。”采访时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男护士在中心身兼两职:既要做护理病人的工作,又要负责病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原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中心的安保工作尤为重要。
男护士谢青云和李宗亮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负责病人在自由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我们这个安全工作与保安人员的工作又有区别。”谢青云说,精神病员是特殊的病员,前一分钟是正常人,说不定后一分钟他就会突然发病,我们中心的医护人员都有被病人打过的经历,男护士必须要保证病人的安全,更要保护自己的安全。谈起护理工作,今年59岁的谢青云侃侃而谈,作为精神病医院的“老资格”,他对精神病员的护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今年23岁的罗吉,四年前从重庆医科学校毕业后到该中心,四年来他一直在临床工作,业余时间还自修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知识,如今已成为该院的骨干护士。除打针输液等治疗工作之外,护士们还要为病员洗脸、喂饭,甚至是洗脚也是常有的事。罗吉说,其实生活上护理就是对病人心理上的安慰,让病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