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 展示綦江形象
《綦江街镇历史文化丛书》序
政协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主席 张健
“綦江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山连山来厂连厂,风吹稻花起波浪……”这首歌我们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传唱了,大人小孩都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綦江,爱上綦江,綦江区政协主编了这套《綦江街镇历史文化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这套《丛书》以綦江的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文史资源来服务綦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是一套可读性较强的地方文化历史读物。
《丛书》的编写过程中,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力求语言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可读性,尽量贴近
大众阅读口味儿。就文化而言, 《丛书》
分为了三类:一是民间艺术,专门收录表演艺术,比如永城民间吹打乐班、石壕的杨戏、郭扶的矮子舞等;二是文艺创作,收录的全是綦江本地人出版的书和赞美这个地方的诗词歌赋,包括书画作品等;三是文化事业,这个章节收录的就是有记载的文化卫生教育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凡是在
省市县获过奖的成果都如实记载。
旅游也是《丛书》的一大版块,有什么景区,景区的人文历史,景区规划了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益等都收入了《丛书》中。旅游也是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内涵没有生命力的,景区也不会有大的发
展,因此旅游文化在《丛书》里占了较大的比例。
就历史而言,也有三个方面的脉络:一是理清历史沿革;二是记录文物、古迹、古建筑;三是古代的神话、民间传说。古代的神话、民间传说也是民间文学的范畴,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把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归为历史类,也是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历史角度来考虑的,
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因而它具有非常鲜明的历史痕迹。
綦江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如果要认真收集整理,出一部綦江民间传说故事专集是没有问题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大都寓意在自然景观或某种当地的民间名小吃中,都有一些来龙去脉,是我们打造旅游景点时需要的文化元素。为此,《丛书》中,我们尽量收录了当地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既增加了《丛书》的可读性,又为我们的旅游景区增添了人文色彩。
就政史纪要而言,主要是政史和纪要。政史分政权、 政治、 政务三个方面, 纪要分人物、
经济两个方面。总之,《丛书》更偏重于历史文化的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民居,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经典神话传说,人文精神,文物古迹等都是《丛书》的重点编纂对象。我们的目标是:全面真实地记录綦江区各街镇的人文历史,让《丛书》成为外地人了解綦江的一个窗口。
文史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丛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传递正能量,为綦江的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之梦。《丛书》共
20 本,300
多万字。为保证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丛书》质量,綦江区政协成立了《丛书》编纂办公室,组织专人制定编纂方案,深入调查研究,指导街镇编纂工作;各街镇积极响应,组织人力物力,对当地的文史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筛选,严把质量关。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丛书》具有了较好的知识性和较强的可读性,才使得《丛书》能如期出版发行,为大众打开了一道通向綦江历史的时空隧道。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将对宣传推介綦江,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加快建设“四区一城”,将綦江打造成为重庆南部重要的“增长极”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 年 11 月 6 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