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佛教协会、重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主办的“古剑名山·禅艺山水养生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0日下午,在国家AAAA级景区重庆綦江古剑山禅艺山水养生度假区盛大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汇聚古剑山,论道“禅艺山水养生”之法。
初冬的古剑山依然郁郁葱葱,处处充满生机。来自泰国、越南、斯里兰卡的数十名高僧、学者们就被古剑山的美景吸引,泰国佛教研究所所长、曼谷清净寺方丈PHRAMAHA
SUTIT说:“每次来中国都有很多感悟和收获,这是第一次来到古剑山,很荣幸能借此这个机会与中国的高僧和学者们交流,这是中外传统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们紧紧围绕“禅艺山水养生”这个主题展开演讲,并从运动、文化、饮食、心智等方面阐述养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大和尚,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身振大和尚等高僧学者妙语连珠,阐释了自己对禅艺养生的理解。来自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的MRS.SUDARAT
BANTAOKUL助理教授,西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李安利、北京大学佛教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展现出了各自不凡的学术。
“行于禅,坐于禅,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走中保持定力功夫不为外界所影响,这便是“禅”。禅与艺术、禅与生活、禅与养生本就密不可分。其实禅宗文化是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禅”是发自内心,以达到身体长养为目的。”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对中国佛教传统的养心、静心与净心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在接下来的中泰佛教文化交流会上,泰国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成为与会嘉宾们讨论交流的热点。来自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的MRS.SUDARAT
BANTAOKUL助理教授及他的学生们,分别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佛教的定义、信仰,讲述了佛教与世界的关系、慈悲与慈善的释义,还讲到了佛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等。目前中泰两国民间佛教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其中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就是泰国曼谷时代早期的教育组织,下设四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院,已有12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承担对外弘法、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任务。自古代以来,泰国的教育系统都由佛教寺院的僧众治理,以及宫廷的合作赞助,泰国的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也不例外。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与会嘉宾们就古剑山佛教圣地的规划建设,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到佛教的养生理论,坐禅、素食、运动、佛教医学、心灵环保等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古剑名山·禅艺养生”研讨会提出了将艺术品味与禅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与佛学文化融为一体,立意高远而又切实可行,与目前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相一致。
“今天汇聚这么多中外名家,在国家AAAA级景区古剑山论道禅艺山水养生,必将对弘扬禅宗智慧、理念,进一步发挥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渝南地区旅游文化和人文内涵,加快古剑名山建设,推动綦江旅游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来自活动主办方之一的重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重庆佛学院名誉院长叶贵本先生如是说。
在研讨会期间,古剑山净音寺下院还举行了全堂佛像开光暨朗观大和尚升座仪式、禅艺书法展示、万人供灯法会以及放生活动,为研讨会增添了几分禅意。来自中国佛教协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大和尚,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身振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演法大和尚,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宏盛大和尚,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觉大和尚,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信光大和尚,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传觉大和尚,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存海大和尚,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本悟大和尚,以及来自泰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古剑山位于重庆綦江城区西北部,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港约50分钟车程,属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渝南黔北地区有名的佛教圣地,同时也是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市之首,常年郁郁葱葱,层峦叠翠,最适合四节度假。
古剑山主要以“禅文化”和“艺术文化”的融合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四季全时度假”为发展模式,集山水养生、文化体验、艺术休闲、禅意度假、山居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禅艺山水养生度假区。这里将重点打造生态运动公园、亲子乐活公园、山地低空飞行俱乐部、国际艺术家聚落、琉璃心国际禅修中心、山乡归派小镇等21个精品旅游项目,是一个集负氧离子养生、慢生活养生、文化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于一体的养生目的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