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綦江川剧变脸传人代浩

(2012-12-11 10:05:11)
标签:

雪燃

綦江

川剧变脸

文化

分类: 文化现场


綦江川剧变脸传人代浩
(图为代浩和他的师傅高华熙)

     “一、二、三,走……亮相、抬腿、云手、出扇、卷一个扇花——变!”近日,雪燃走进綦江资深川剧变脸大师高华熙的家中,见他正手把手地指点爱徒代浩变脸技巧。他一边示范一边让徒弟模仿学习,领会要领。

 

(01)萌发拜师想法

    今年23岁的代浩是重庆綦江区文化馆的曲艺人员,从小就热爱戏曲艺术,10岁登台,便“一发不可收拾”。在读大学时就师承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曾令弟,主攻评书、故事、散打评书、小品、重庆言子儿等,属渝派评书传承人,是经常活跃在我区各大舞台上的青年曲艺演员。

     2011年12月,在綦江区第一次人代会中场休息的文艺表演上,代浩有幸与綦江区川剧变脸大师高华熙同台演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神奇的川剧变脸。那出神入化的身段手法、变化莫测的精美脸谱深深地吸引了代浩。于是,热爱戏曲艺术的他立即就萌生了拜师学习川剧变脸的想法。当他把自已的想法告诉高华熙后,却被高华熙婉言谢绝了。

    “川剧变脸是一门艰难的艺术,古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表演者必须要有过硬的戏曲功底,这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功夫,我是怕他吃不下这个苦啊。”高华熙说,自己从艺50多年,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变脸”技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只有自己最明白。“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学不好这门技艺的。”

    据了解,今年64岁的高华熙是綦江区唯一一位川剧变脸表演者,他戏曲功底深厚,舞台表演精湛,广受群众喜爱。其实他一直想把自已的“变脸”技艺传承下去,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自从代浩提出要拜师学艺的想法后,高华熙虽然嘴上“强硬”,却在暗中考察、考验着他。

 

(02)成为变脸传人

   虽说遭到了高华熙的婉拒,但代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他四处打听高华熙的住处,每天楼下死等。他隔三差五登门拜访,力打感情牌,但高华熙仍然婉拒了他。

    在今年的綦江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中,代浩再一次与高华熙同台表演,当川剧变脸中的绝技“快三”亮相时,他再一次被5秒钟变3张脸的高超绝技所折服。于是他再一次鼓起勇气向高华熙提出拜师,这次高华熙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

     “我是在考验他,看他的毅力和决心,如果这点挫折都接受不了的话,是不可能学好川剧变脸的。”高华熙说,通过这几次的接触,我感觉代浩有这个信心与决心来学习和继承好这门艺术。

最终,在綦江区文化馆副馆长张静的力荐下,在代浩虔诚拜师历程的感召下,高华熙同意了。

     “高老师答应后,我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当即就跪在地上叫了一声师傅。”代浩说,他拜师学变脸一是崇拜老师那种变化莫测、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夫,二是想拓宽自己的艺术道路、充实自己的人生,三是想把这门民间艺术好好地继承下去。

      今年6月30日,就在代浩23岁生日的当天,他摆下拜师宴,磕头行礼,成为高华熙门下的第一个徒弟。

 

(03)寄予爱徒厚望

   反复几次练习后,代浩已累得满头大汗,虽有个别动作还不到位,但师傅还是很心疼地叫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因为他深知每一次练习的强度与力度。

    “我老了,需要有人来继承这门艺术。代浩勤学,既有舞台经验,又有戏曲基础,这是我收他为徒的原因。他每一次练习和磨合都非常刻苦,不偷懒,正是他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神去钻研这门艺术,才决定了他的学习进度。现在,他可以十平八稳地变9张脸谱了。”看到爱徒一点一点地进步,高华熙很欣慰。

    “其实变脸艺术的精髓在于瞬息万变,但瞬息万变的秘笈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做到这‘三个不变’,才能给观众以神秘莫测、美轮美奂的感觉,变脸技艺才能逐步精进。”高华熙说。

    “再过一段时间,代浩完全可以上台表演川剧变脸了,希望他能把这一门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拿捏妥当,变好脸、不丢脸!”高华熙说这话时,眼里流露出对爱徒的期盼。(雪燃/文图)

 綦江川剧变脸传人代浩

 (图为代浩在练习变脸表演)

綦江川剧变脸传人代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