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殇》留守儿童的悲情小说

(2010-07-18 00:39:03)
标签:

离殇

留守

儿童

小说

雪燃

教育

分类: 书评

        一口气读完雪燃长篇小说《离殇》,心突突地往下沉,仿佛一直要沉到无底深渊。我总想在心陨落的过程中,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在深海的窒息中透一口气。可一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堵住胸口,越发让人憋闷。就在我绝望之时,想到文中乡村女教师周佳惠和回乡发展的吴名利对留守儿童的无私奉献,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政府一系列关心留守儿童的民心工程,给故事在绝望中带来一抹曙光,我不由得哽咽着挥笔呐喊:救救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是经济大潮下的产物,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那些孤独、逆反、心理扭曲的幼小心灵,那些本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却过早承担家庭重担的双肩,那些本该沐浴阳光却过早凋谢的的鲜花一样的生命,在雪燃的长篇小说《离殇》中表现得让人揪心。你看,7岁的何谷子在父母离开后的7年中与奶奶一起生活,照顾年老的奶奶何年幼的弟弟何二毛,最终奶奶去世房屋倒塌,不得已辍学打工,遭到餐馆老板的诱奸,后又被拐卖去卖淫,逃跑时摔断双腿。黄东东父母离异,生活不幸,终被双亲抛弃,其间流落网吧被人利用去贩卖毒品。李光强因亲情缺失,性格逆反,导致心理扭曲,以致杀害相依为命的亲爷爷。穆青月渴望父母的抚爱,在隔代亲人不当的监护中,心理变态以致疯癫……。作者撷取的几个留守儿童故事,正是当今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缩影。他们由于缺乏亲情的呵护,表现出孤独、无助、逆反、心理扭曲的典型心理。网吧、毒品、诱奸、拐卖常常徘徊在他们身边,稍不留神就会把他们吞噬。读罢此文,扼腕叹息之余,又不得不思考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文中,作家以强烈的现实使命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视觉角度,把一幕幕悲剧放在偏僻贫穷的大石村上演。因为贫穷,大石村的年轻人抛家弃子,怀揣着发财的梦想,纷纷外出打工。有父母刚生小孩忍痛泪洒离别路;有留守孩子殷殷盼亲归;有老人含辛茹苦舍身还孽债。大石村老中青三代的苦难不正是贫穷引起的么?在文中,作者把在年关打工回来的少数人大摆宴席的场景,泼墨如水地大肆渲染,把村民久穷乍富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同时更加反村出留守孩子悲哀的命运。而像何谷子父母这样,在外拼命找钱,却依然一贫如洗,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甚至命丧打工路的人也不在少数。既然打工不是改变贫穷现状的唯一出路,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引导读者从更深层次的去思考:怎样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作者在悲剧色彩的情节中,还塑造了农村女教师周佳惠、代课教师刘玉香的形象。她们的出现,给悲剧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她们尽管工资微薄,却用一颗爱心,精心呵护着留守儿童这些脆弱的花朵。她们的关怀,给孩子们渴望亲情的心灵些许安慰。由于势单力薄,依然出现了何谷子辍学被诱奸,李光强进少管所,王华被拐卖,蔡明亮缺乏监管中毒身亡,穆青月亲情缺乏而疯癫。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意图,那就是,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只有集全社会之力,政府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减少或杜绝大石村那样的悲剧发生。所以,小说后半部出现了回乡创业的吴名利,以及在周佳惠、吴名利行为感召下的许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好心人。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转变思想,在榜样吴名利的帮助下回乡创业,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让亲情在孩子们心中成为永远的依靠,这才是彻底解决全社会留守儿童的根本措施。当然,小说结尾还提到政府的三关工程(关心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关心农民工),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并在积极着手解决。

     《离殇》语言朴实,行文自然,对人物内心刻画深刻,善于扑捉儿童生活化的细节表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小说的场景不局限于留守儿童生活的大石村,还拓展描写到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在求学、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小说表现的主题更厚重。

      写完顿笔,心里仿佛卸下一块挤压心头的一块大石,这不但是为雪燃老友呕心沥血的文字作一个交代,更让我舒心的是从雪燃小说中找到解决留守儿童的出路。作为农村教师的我,更有机会关爱留守儿童,用我的一片爱心去滋润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我愿和雪燃以及文中的周佳慧老师一道努力,并振臂高呼,全社会行动起来,关心留守儿童吧!(文/毛朝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