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燃:郑渊洁现象的悲哀
(2009-12-10 16:08:57)
标签:
郑渊洁现象悲哀少儿读物雪燃文化 |
分类: 张口就说 |
“中国作家富豪榜”已经连续举办3次,每次出炉后都引发各界争议。作家靠写作成为富豪无可非议,正是作家辛勤劳动成果和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的具体体现。我在这里要说的是,透过“童话大王”郑渊洁成为2009年作家富豪榜首的现象,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当前是那部分人在读书,毫无疑问喜欢读童话的肯定是孩子们,孩子们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读者群体,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时下中国人的悲哀。悲哀得我们的读者现在就只剩下孩子们了!
长期以来,凡是到外地考察学习,每到一处我都有进书店淘宝的习惯。一些大城市的大型书店人气很旺,买书选书的人还真是不少,这种热闹的现象也确实令我兴奋过,书店人气旺,表明还是有众多的人在买书读书。但通过这个“作家富豪榜”,我不能不感到自已只是被书店人气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原来在这些选书买书的人中,真正是买给自已读的成年人确实不多,更多的还是在为孩子买书。父母们望子成龙成凤,为孩子买书当然好事,当然孩子在成长中,也必须要读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为人父母们也更需要读书,但很多的成年人就是舍不得花钱买,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已经消失了吗?
突然想起我逛过的一些中小型书店,特别是一些县级书店,很多县城都有专门的书店大楼,但大楼里真正用于卖书的空间却窄小的可怜,大部分的地盘都用着了它用,经营者也叫苦:“现在买书的人太少了。”问到什么样的书好卖时,书店工作人员都会说“少儿年读物好卖。”为此好多县级书店都把书的范围缩小到了“少儿读物。”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2009年初,几位书商找我汇编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高分作文选等的事来,一位在书商界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朋友见我拒绝了,非常惊讶地说:“你还写在创作长篇小说啊,都什么时代了,现在已经没有人肯买文学作品了,我早就不做这些亏本的生意了。”见我惘然,朋友又说:“我现在只做少儿读物了,这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本书印几万册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朋友的话也向我说明白了,现在的读者都在少儿群体里了。
回想我这些年来的写作生涯,虽说已出版了七、八部长篇小说,但最高的一部作品的印量也仅只3万册,而且这部书还是纪实文学。悲惨的是,我创作的青春文学《美院制造》仅仅只印了7000册(这是出版社印在书上的实际册数),我要求多印,出版社编辑却告诉我说,他们出版文学作品一般都只是印5000册,能给我的小说印7000册,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和少儿图书出版的印数比较,我真的无地自容!
这些年来,我身边也有许多创作长篇小说的作家,已经改行汇编少书读物或写作少儿文学了,市场成了作家们创作的风向标,市场需要什么,什么走俏,他们就写什么,这也叫适应社会发展,问题是,作家们都转向了,都把目标锁定少儿了,我们的图书市场不就成了“少儿天下”?这样下去会是什么局面呢?
文学作品出版印数少,是因为市场不看好,市场不看好的另一面就是没有人肯买书,没有人买书就说明我们的读者群在减少,读者群减少的原因就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日渐消失了。
当然,作家的作品自身也有原因,作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让作家们反思,多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图书或许还能唤回大众的阅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