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们在埋怨我们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同时,你们想没有想过给了我们多少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我们不是不读书,而是找不到好书?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就是那些过时的中外名著,我们不想读那些陈年老窖了,我们更关注现实火热的生活,我们需要把自已投身于现实中,去感受人生的乐趣、生活的甘甜,也许我们不会成功,但我们努力过了,这个过程对我们真的非常重要。
读了“书赢天下第二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7月作品研讨会上白烨、张高里、王依欣等人对其参赛作品的点评后,我寻着他们的点评,认真地读了《雨雪霏霏》、《西部志愿者》、《窥私实录》、《国资委主任》、《厚土》、《打错电话了》等几部受评委们欢迎的作品。从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上看的出来,大赛非常务实,而且正在为网络文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主题树一面旗帜,(从大赛邀请的评委阵容上我们就能看出来)。过去,大多数人说起网络文学就会把“色情”、“隐私”、“暴力”、“胡编乱造”等字眼联系起来,以致于许多的中学生家长们明确表态反对自已的孩子读网络文学作品。在这种鱼目混珠的状况下,给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网络文学作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但愿这次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书赢天下网络文学作品大赛”能给网络文学的“坏”名声一个更正,尤其是要让那些中学生的家长朋友们知道,网络文学中更多的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作品。
《国资委主任》是写的官场,《厚土》是写过去年代里一个家族的几个人自己不同的追求,《打错电话了》是写现代的情感。《雨雪霏霏》是写上一代人的爱情故事,《西部志愿者》是描写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服务的成长经历,《窥私实录》是一个成长的经历。《雨雪霏霏》、《西部志愿者》、《窥私实录》这三部作品应该定格在青春文学类。而《雨雪霏霏》相对来说离我们远了点,已成为过去的老故事了,可能只有我们的父母们才会读那样的故事,就像那本《山楂树》一样,我老妈不顾老爸的强烈反对,奋不顾身买了一本,结果她自已只读了一半就放下了,还极力推荐给我读,说实话我只看了内容简介就没有兴趣了。应该说那类怀旧的爱情读者群是很小的。
被评委们称为另类成长故事的《窥私实录》,从题目看是非常吸引读者眼球的,我在看这到这题目时就联想到了“用身体写作”、“用下半身写作”这样的句子。但仔细读内容又觉得空洞的语言没个性没故事,只是一种很私密的叙述而已,因为没有故事情节,小说的起伏不大,也没有能让人感动或兴奋或特别能记得住的东西。
《西部志愿者》有近在尺咫的感觉,讲述的也是正在发生着的故事,非常具的现实意义。西部志愿者这个群体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老师、家长们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
“西部计划”始于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的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西部志愿者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部志愿者是当代青年运动的先锋,他们参加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找到了施展才华和人生抱负的广阔天地,在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放飞理想。
然而,五年过去了,“西部志愿者”的现状如何?他们在西部能找到用武之地吗?这些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问题。而雪燃这部小说,恰好把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学这种形式较全面地展示了出来,读小说就能了解西部志愿者。
《西部志愿者》这部小说,目前我还只读到前十九章,但在这些章节中我已感受到了该书的震撼力,故事情节非常感染人,我特别记忆犹新的是穆西西这个人物,她来自大都市,在汇文县当一名基层记者。初来汇文县时,在北京的男朋友要她放弃志愿者到北京去与他相聚,在爱情与追求的选择上,穆西西动摇了最初的志愿者理想,决定到北京去。就是穆西西到北京时,准备坐车悄悄离开汇文县,这一章节的描写让我震撼,场景的描写烘托出了人物的性格,准确地刻划出了穆西西的心理活动,让穆西西这个形象很快就形象化起来,对穆西西的心理描写充满人情味。在经历了选择的痛苦后,穆西西同时也失去了在大学时就开始恋爱的爱情,在这样的打击下,穆西西最终从痛苦和傍徨中走了出来,在为山区代课教师奔走中,她深深地感觉到,汇文县的人需要她,不仅仅是汇文县的普通百姓需要她,就连汇文县的县委书记李大可也很看中她,她采写的新闻稿县委书记非常重视,县委书记鼓励她多为基层的群众服务,多采写新农村建设的火热生活。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更有一种快乐,这种快乐产生于自已在被需要中找到了自已的位置。
印象深的第二个人物是况娇。小说一开始出场的人物就是况娇。况娇是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去的汇文县,她到汇文县后到了一所镇中学当老师。况娇的形象是美丽善良,爱学生如子,扶贫扶志,她希望通过自已的努力,使山区的孩子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况娇的足迹,作者写了西部山区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现状。况娇的足迹中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从富有的家庭,到美丽的校园,到汇文县,再到乡镇当老师,况娇的角色在不断的变,这个变化的脉络就是从富有生活到贫困生活,从繁华的大都市到满目大山的乡村,这个过程中,况娇同样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西部志愿者》里的人物还很多,这里就不再例举了,读了十九章后,感觉特别深的就是穆西西和况娇这两名女生。这两名女生的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就象生活在我身边的同学。小说对乡村景色的描写很多,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比较到位。难怪会受到众多雪燃书迷的追捧,想想也是很情理之中的事情。
小说的写作手法很白描化,没有过多的华丽词澡,正如评委说的那样“语言平实,”但真的是越读越有味道,读到后来真的要被感动了。读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就再三强调:“要言之有物,要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用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不要追求华而不实,不要用词澡去堆砌。”也许从小到大雪燃这家伙就是一个听话的三好学生,甚至于把老师的教导一直记在了心上,嘿嘿。其实我并不认识雪燃,只是因为《西部志愿者》这部小说我们在QQ上聊过一次。现在把我读《西部志愿者》的感受写出来供雪燃参考。
总之,在“书赢天下第二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的优秀作品中,我更喜欢《西部志愿者》,因为它是我们正在发生着的故事,我们在继承传统、解读历史时,更应该关心现实生活,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也许,再过十年,西部志愿者又会象当年的知青一样成为反思某段历史的“文学思潮。”以其等到十或二十年后再去关注,还不如从现在就开始记录,读现实更能让我们把握好明天或未来。
嘿嘿,我就说这些了,我不是评论家,只是一个读者有感而发,感谢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文学大赛,更要感谢你们为网络文学树了一面积极健康向上主题的“旗帜”,这是时下网络文学和幸事,网络文学走什么样的路,网络文学大赛起着风向标的作用。感谢白烨等评委对这些好作品的点评,你们的点评也预示着网络文学的走向。时代需要文学作品,更需要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好作品。
还想说一句,周雪儿在《西部志愿者》那个序中说可以归为言情小说,我认为《西部志愿者》应该是青春励志小说。就像时下电视里热播的《奋斗》一样,应该是青春励志类,《奋斗》侧重于个人化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志愿者》比《奋斗》更具有深远宏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正如知名文学家、作家白烨先生说的那样,《西部志愿者》“这个作品,他把人生的追求,爱情的追求,和国家民族的需要和理想联系在一起,这个意思很好,超出了一般很个人化的作品。背后看它,它有一种更高的理想追求。”文学言志,文学鼓舞斗志,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形象,时代需要这样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学生家长们更需要这样的作品。
还要说的一个问题是,有的媒体称我们80后是“游戏的一代”、“没有阅读兴趣的一代”,其实你们都错了,我们渴望读书,读有份量的能激发我们向上精神的书。而不是那些描写色情暴力或天天沉绚于爱与恨或古今中外过去未来胡乱编造在一起的地摊垃圾文学。你们在埋怨我们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同时,你们想没有想过给了我们多少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我们不是不读书,而是找不到好书?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就是那些过时的中外名著,我们不想读那些陈年老窖了,我们更关注现实火热的生活,我们需要把自已投身于现实中,去感受人生的乐趣、生活的甘甜,也许我们不会成功,但我们努力过了,这个过程对我们真的非常重要。
嘿嘿,不说了,真的不说了,也许读了整个作品后,我的感想会更多。
(作者:高莉娟)
来源:http://scc44.idoican.com.cn/blog/0b4b2a6b-bc69-4e03-8974-4952a6ae91ed.html
雪燃小说西部志愿者阅读
《西部志愿者》更高的理想追求/白烨
相关阅读:《西部志愿者》当代《青春之歌》
关注志愿者生活读懂志愿者情怀
雪燃:欢迎你们盗版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