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2007-06-25 00:02:36)
标签:

悬棺

解读

僰人

雪燃

綦江

珙县

文化

图说

分类: 旅行/探秘
 这是我的《解读僰人悬棺》书稿的后记,书稿图文并茂6万多字,300多张摄影作品)

     我知道珙县的僰人悬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于对僰人悬棺的好奇,我于1995年7月到了珙县洛表镇的麻塘坝僰人悬棺遗址。那时候的麻塘坝没有被开发成旅游地,整个麻塘坝还处于原生态状态。正是这种原生态,使麻塘坝两侧绝壁上的悬棺更显凄美、悲壮。关于僰人被明王朝血腥镇压的那段历史,在到珙县以前我就大相关资料上了解过一些,因而,抑头看僰人悬棺时,大脑里自然就会浮现出那段历史,心里情不自禁就多了一丝悲戚。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我在建武城下拍摄九丝山远景)
    
    僰人为什么要悬棺?僰人去了哪里?僰人是用怎样的方法把笨重的棺材悬在绝壁上的?
    很遗憾的是,那次我只到了麻塘坝,还以为僰人悬棺就只有麻塘坝才有,因为是独自一人去的,没有向导,我也不知道也没有看到悬棺旁边的岩画。悬棺岩画距离地面很高,而且风吹日晒后已经褪色。站在地面上不仔细观察是无法看清的。那次我的心情很激动,在麻塘坝走马观花地拍了六十多张照片,回到重庆后还写过一篇题为《僰人为什么悬棺》的文章和《僰人悬棺》的长篇叙事诗。这是我对僰人悬棺的最初记忆。也是第一次亲历僰人悬棺。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珙县僰人悬棺算得上是藏在深山无人知,知道珙县僰人悬棺的人不多。其实,这对于保护僰人悬棺有极大的好处,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也是一笔极大的资源浪费。知道的人越多,也许悬棺之谜更能早日解开。揣着这样的想法,我在2006年4月底,背上行囊,再次来到了珙县僰人悬棺,我去的目的是想写作一部关于僰人悬棺旅游方面的游记书稿,这次的经历我终生难忘。因为是春季,珙县山区的气候和重庆的气温相差很大,出发时重庆是阳光明媚,气温在20度左右,可是,珙县山区是阴雨绵绵,寒气逼人,我把随身携带的两件T恤和一件外套穿上也难抵寒气,更让我恼火的是,连绵的雨天,为我拍摄绝壁上的悬棺带来极大的麻烦,更不可能看清悬棺旁边的岩画。
    我还是坚持着我的僰人悬棺之旅。我从被称为“僰人故里”的洛表镇开始,四川珙县、兴文县境内的所有悬棺遗址和僰人生活过的地方我都去了,我的悬棺之旅充满了艰难险阻,夜宿悬棺下听老人讲悬棺的故事,攀上悬岩探秘古僰人如何悬棺,深夜到悬棺下看古僰人显灵……我把一路上看到的摄成照片,把听到的记录成文,我的悬棺之旅充满传奇色彩。

      回到重庆后,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在珙县僰人悬棺的所见所闻写成了7万字的《神秘僰人悬棺之旅》再配上僰人悬棺的照片,放在博客上与驴友们分享。没想到的是反响非常强烈,那段时间里,我的QQ群上一下子就来了近百名驴友和考古爱好者,我们讨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僰人为什么悬棺?”“僰人是怎样悬棺的?”僰人悬棺真的是藏在深山人未知,我这部《神秘僰人悬棺之旅》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僰人悬棺地区的风土人情,为众多的旅游和考古爱好者打开了一道通往僰人悬棺神秘地的大门。这次的神秘僰人悬棺之旅,最大的遗憾就是拍摄的照片不理想,由于连绵春雨,雾气大,照片的效果非常差,而且有十余张在九丝山上拍摄的照片还被误删除了。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肖世全老人收集整理的书稿)
   
   曾经有几家出版社有意向要出版这部《神秘僰人悬棺之旅》书稿,编辑找我谈书稿时,我都告诉他们,如果真要出版,必须等我再次到珙县僰人悬棺去重新摄影后再说。重新拍摄僰人悬棺照片的想法一直围绕着我,因为工作繁忙,我一直没有没有时间前往,这个困扰曾经一段时间里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2007年5月1日,我终于再次踏入了四川珙县的僰人悬棺地,这次的旅程天公作美,我在僰人悬棺考察的十五天时间,除了有一天遭遇了一场大雨外,基本上天天都是艳阳高照。但气候偏高,行走在阳光下,我又被阳光晒得生病了。这次的考察使我对僰人悬棺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我放弃了游记书稿,继而转向了对僰人悬棺的解读。除了僰人悬棺本身,我把目光伸进了僰人悬棺岩画。我壮着胆量试图去破译这个被称着“千古之谜”的僰人悬棺之谜。于是,我走访了当地许多对僰人悬棺颇有研究的人士,比如:黄华良、李诗文,张学明,肖新全等人,特别是黄华良先生,他一路陪着我,给我介绍僰人及僰人悬棺,很多鲜为人知的僰人悬棺遗存,悬棺岩画、僰人生活过的遗址都是他带我去的,如果没有他的引导,我是无法全面考察的,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还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在此,向支持我帮助我的黄华良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黄华良和送我考察悬棺的当地司机)
   
      解读僰人悬棺岩画,对研究僰人及其悬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深信悬棺岩画中有着关于僰人的大量信息,因而,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把僰人悬棺岩画与中国其它地区目前遗存的岩画进行了反复比较研究,破译了一些岩画信息,当然,这些解读仅仅是一空之见。我写的这部书稿,并非是对僰人悬棺的科研文章,我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朋友介绍僰人及其悬棺、悬棺岩画信息,也许,当你亲历了僰人悬棺遗址,对僰人及其悬棺、悬棺岩画会有更新的认识。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建武城上的平蛮碑)
   
    这些年来,对僰人悬棺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果,也有许多学者撰写了研究论文,但一部关于僰人悬棺的通俗读本至今也没有,因而,我希望这部书稿的出版能弥补这个缺憾。
  《解读僰人悬棺》后记
    出土的僰人服装实物:镶边绸条花马褂(现存于宜宾市博物馆)

    我国目前的悬棺遗存比较多,但这些悬棺都有别于珙县洛表镇麻塘坝的僰人悬棺以及奇特的悬棺岩画,悬棺这种葬俗已经够神秘了,再加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的僰人以及悬棺岩画,更使僰人悬棺多了一层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也正是我们期待揭开、破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你的背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