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先下手为强,从华数发布会思考4K对产业的影响
(2016-08-10 20:23:55)
标签:
4kvr华数iptvott |
分类: 广电产业分析 |
来去匆匆的一天,见证了华数开启4K、VR战略升级的发布会。这或许是我这几年参与的诸多4K 发布会中的一场,但从这一场场的发布会的内容的变迁来看,4k时代正在日趋的完善和接近我们的生活,而对于产业的影响也在日趋的显现。
从起步之初围绕硬件的4K概念营销,到主打内容的4K发布活动,到围绕4k产业链联动的全4K运营。4K产业正在逐步的健全。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日益增长的娱乐文化需求,需要科技生产力来满足,4K无疑可以充当这个角色,而由奢入俭难的体验感知,势必可以让用户停留于4K,难以再迁就于标清,甚至高清的感知。
4K在技术、硬件、内容的要求上远大于高清,因此他的完备,需要的是产业链的成熟和联动,需要的是运营商的牵头协同,而不仅仅是单纯内容的更新升级。
2008年,借助奥运的契机,广电完成了高清的建设,并依托高清数字电视形成了对于IPTV长达6、7年的对标优势,但是在4K上,广电却没有再接再厉,反而在2015年,电信IPTV率先举起了4K的大旗,占领了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广电在自己的领域反而失了先手,自折羽翼。毕竟电视的核心是视听服务的竞争,而广电原本是应该有先天优势。
2016年,不仅是4K的全面普及年,真正进入家庭的发展年。更会成为运营商博弈的焦点。
从硬件角度来说,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法则拉低了4K电视机的入户门槛,最低55寸2399,65寸3999的价格,价格不再是阻力,而4K电视占据全年电视销售的42%。占据55寸电视的70%的数据,更是产业推进的基础。毕竟,尺寸升级是用户家庭电视更换的内在首要动力,而50寸以上电视需要更高清晰的内容是外在驱动力,否则就不是用户感知升级而是降级了。同时电视一次消费占据家庭三到五年的消费行为则是互联网企业敢于低价推进的价值依托,因此,2016,无边价格日日降的电视产业构建了4K时代的第一块基石。
从传输角度来看,电信运营商的光网行动,全光纤,广电运营商的网络升级和建设,是4K服务的保障。其中,对于广电来说,个人觉得4k时代,会因业务差异而成为地方广电区竞争力高下的衡量标准。毕竟,4K,除了内容,还有网络,或许地方广电的马太效应,将逐步的由此显现。如华数、天威、重庆、歌华等,在宽带建设已有基础的区域,借势提升已有网络,顺应大视频时代的业务需求,以业务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则将进一步扩大其优势。未来,宽带、内容、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全业务时代,不仅是融合,不仅是创新,更在于推陈出新。
从内容角度来看,4k内容缺失的短板随着时间在改善,而互联网时代,摆脱原本以电视台为制作主力,媒资社会化,将构成了产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个人认为,未来的内容产业,一定是社会化的制播分离。制作社会化,播出价值化。作为运营商,首先要做的是标杆,以自身20%的制作带动社会80%的制作,其次是聚合,依托平台的规模化聚合社会优质内容,最后是传播运营,也是最为重要的价值变现,借助平台的优势,和传播的专业,运营的价值导向,满足社会化的制作团队在名和利上的获取。从而形成产业的价值正效应闭环。
最后,未来的全业务时代,宽带和电视彼此互为提升,宽带升级带来4K 需求,4K普及提升宽带流量经营的价值。
4K,虽是电视新媒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业务的代表,但是却会成为大视频时代的差异格局竞争的外在标杆。成为运营商彼此间PK的重要指标,先下手为强!
说完4K,谈谈VR.
从视听产业的发展来看,听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在视觉方面,则从4K到到全息,想象空间很大,但是虽然现在VR很火,虽然VR会是产业变革的导入点,或许VR是未来,但未来的VR未必是现在的VR,中间尚需产品、体验、内容的不断完善
同为视觉感知,VR不同于4K,4K的视觉体验是普罗大众都能感知的,但VR不是,这两者的关系就是用户需求的共性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服务。无论是群体还是适用环境都有所区别。运营商该如何更好的契合、融合VR的应用,我没完全想好,或许更应该从产业的不断实践推进中去领悟,或许会是一个爆点服务或应用的引爆。
今天华数开启广电运营商战略升级发布会上的口号很棒,“眼界宽于世界”。的确,媒体融合后的产业竞争会更加的激烈,未来需要布局,需要眼界,更需要格局!
“眼界宽于世界,格局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