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硬件到内容,盘点2014年互联网企业的OTT轨迹

(2015-01-27 12:09:45)
标签:

ott

互联网电视

智能电视

小米

乐视

分类: 互联网电视
  2014年的中国OTT,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已出台近三年的181号文,在2014年的下半年始露狰狞,在新广电总局的一系列密集重申、约谈、发文、查处的举措下,终于让OTT市场的从业者,从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小心翼翼,从被动配合到主动调整。对于政策的杀伤力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这一轮政策所导致的洗牌,也使得国内的OTT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入局阶段。从春秋乱战的草头王,比冲劲,比胆量阶段进入到了战国争雄的比拼底蕴、讲究合纵连横的时代。2015年,OTT市场竞争更将会比2014年更为的激烈,因为经历风雨,还能生存的都是硬茬子!

  互联网企业篇

  2014年的OTT市场,互联网公司是最为活跃的角色,上半年颠覆产业,下半年被政策颠覆。其中, 有以内容为抓手的爱奇艺、优酷、搜狐等,有以硬件+平台为切入点的小米、乐视、阿里等等,还有很多发轫于草根的以APP为根基的聚合、直播应用厂家(如MoreTV、兔子、VST等)。

http://otv.lmtw.com/UploadFiles_4368/201501/2015010908361885.jpg

  从视听产业发展来看,视频内容起源于传统电视,普及于互联网,最后又再回归电视。在螺旋上升过程中,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基于国家政策的监管,日趋严紧。

  2013-14年,诸多互联网企业将目光盯在了可以具有更多用户数量,产生更多广告价值,描绘更广蓝图的电视屏。希望借助OTT的发展,来获得发展的质变。而他们所主导的一系列动作,的确给沉寂的电视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核变。也打破和创新了诸多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业务体验。引发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或爱或恨。

  视频、内容、硬件会是2015年互联网企业的着力点。落点虽然聚焦在电视,但目的却在家庭的入口。

  视频领域

  OTT领域的视频发展,有点类似互联网视频初起阶段,既有手拥版权的大视频网站,也有通过技术手段、拥有渠道,没有版权的聚合应用,更有诸多,以APP方式承载视频链接的服务,正规军与游击队并存,带来了OTT产业的喧哗。但2014年的OTT整顿,对于他们来说,可谓补上了一堂记忆深刻的中国政策监管课。正规军被监管,游击队被清理。电视梦的现实与梦想的落差开始呈现。

   http://otv.lmtw.com/UploadFiles_4368/201501/2015010908344593.jpg

  广电总局依据181号文,对于互联网电视的内容进行了一番清洗,而重点集中在视频领域,从直播、视频网站APP到聚合视频,一个都不能少。手段从发文、约谈到吊销互联网视听许可证,逐步高压。在历经了一个曲折的猫鼠游戏后,互联网视频应用最后以下架、停服为代价,回归到了广电总局的监管怀抱之中。

  这其中,互联网企业曾经采取了诸如对某些区域IP限制;白天应用下架,晚上上线;停了TV版,推出MAX版;停了电视版,推出平板电脑版等等一系列应对之策,只可惜这次总局再不睁一眼闭一眼,而是铁了心要整顿。于是最后都开始守规矩了。(下图是今年下半年曾经的猫鼠游戏)

http://otv.lmtw.com/UploadFiles_4368/201501/2015010908352855.jpg 

  2014年,视频网站在环境所迫下,采取了从自主到结盟的方式,依托自身的资金、内容以及CDN等优势,和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商开始深度融合,从而期望以共同体的身份来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2014年8月,优酷土豆和国广东方成立合资公司环球合一。推出硬件系列。

  2014年10月,央广银河接管爱奇艺互联网电视事业部商务、运营团队。

  2014年11月,优朋普乐和搜狐成立 “互联网电视内容合作联盟”。

  乐视则和未来电视、国广都有着较为深入的合作。

  阿里依托华数,通过自身的云OS平台,广泛整合下游终端企业,进行规模扩张。

  在加上之前的腾讯早已成为未来电视的股东,国内居首的互联网企业均建立了和牌照商的深度结盟。毕竟,在中国,涉足电视,不按照总局的规矩玩是会付出血淋林的代价的。而和牌照方的深度合作,其目的也不仅仅只是这次的OTT,而会为未来的内容做的前戏。

  内容制作领域

  OTT的监管无疑是打乱了互联网企业商业化的规划,内容必须给播控方,不准品牌露出,不准独立APP,一系列举措,将视频网站硬生生压回了内容CP的角色。而此外,对于视频网站微电影、自制剧的审查从严,海外剧引进有配比,有周期,使得内容的外延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于是,除了在产品端的电视战略外,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最为上游的内容制作,或投资或自建。希望借助他们的资质和资源,曲线进入电视屏。毕竟,电视是方向,互联网是渠道,而内容才是最终的消费输出和变现承载。而且,随着2014年监管的影响和产业发展的大势,2015年的竞争将更集中在内容端。

   http://otv.lmtw.com/UploadFiles_4368/201501/2015010908354736.jpg

  硬件领域

  当制造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当用户的需求开始从硬件本身,更希望获得更多的服务时,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横切入硬件领域的市场机会到了。借助于已有的互联网用户群体,然后联合传统制造业,就可推出新产品,如乐视、小米、爱奇艺之前在电视机领域的探索。

  智能路由、智能电视、智能设备,这一系列传统制造业的产品,尤其是路由产品,目前小米、搜狐、优酷、迅雷、360、阿里巴巴、百度等都有产品推出,其目的,一是从硬件入手,规避政策的直接监管,视频服务曲线进入,二是、以此来掌握家庭互联网的入口,通过扩展来连接家庭各种智能设备,从而实现进入家庭的目标。甚至会采取和运营商甚至合作,借以迅速扩大规模。

  2015年,会是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结合的一年,互联网和制造业彼此融合,改变,而智能家庭,将会是看得见变化的第一波。

  小结

  电视是家庭的核心,通过电视去占据电视互联网入口后的家庭未来,才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所窥视的真正目标。

  在2015年,对于他们,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牌照商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作为进入电视屏上的战术手段;

  其次,通过合作合资,渗入内容制作,借助平台影响力和用户规模,借助多屏或电视台落地等模式,实现对于电视屏的反切;

  最后,通过推出自身的硬件产品,以PC互联网的名义,利用用户的自身行为,来实现对于电视屏的关联,进入家庭互联网,以期实现更具有自我掌控力的OTT之路。

  2015年,互联网企业还会卷土重来,但是会更讲策略,更具攻击力, 2014年的风波,对于他们也是种历练。而任何事情在坏的同时也会有好的一面,只是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譬如你们推荐阅读包冉的文章——网络视听产业的逆向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