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社交电视"的几点感受

(2012-06-17 01:17:24)
标签:

ott

互联网电视

灯少

多屏联动

社交电视

it

分类: 互联网电视

     电视消亡说最近很流行,个人认为所谓消亡指的是传统的被动电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互动为主体特征的新电视的延续。电视将依旧生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只是电视的外延将会扩大。

     而电视的互动特性也将逐步从人机互动向人人互动转进。目前盛行的电视社交其本质便是互动。包括如今的诸多社交电视软件其实也只是在完善着互动的技术、产品和多屏配合。真正社交本身的私密性和电视大屏的分享特性之间的均衡还有待探索,现在的社交只是一个互动的一个华丽包装而已。

     “社交电视”的核心是对电视内容的运营,是自上而下,以内容为核心,以电视媒体结合互联网新兴技术平台,借助社交传播的手段,形成用户群体,通过运营方式来挖掘内容的新兴价值。毕竟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关心内容本身更大于内容入口。

     现在的社交电视产品,还是更多从技术、产品的角度,以互联网的思维而不是电视的角度来寻求商业突破,依托新浪微博、电视台等非自身所能掌控的资源自下而上来发展用户。沿袭了用户基数--流量---广告的轨迹,随着未来技术、平台的趋同,便更会陷入同质化的用户分流竞争。 当电视台等掌控上游资源者开始领悟发力时,当年博客网站和新浪博客的局面就会再度发生。     

     放眼现在的社交电视创业团队,更多是技术、互联网出身,很少有熟悉电视运营的人员,他们可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但却缺少对于电视内容运营的真正理解。基因的差异,会导致无法真正深入电视社交的深层次价值呈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