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看到南方各地又开始进入雨季、汛期。
而诸多形容大雨的词汇不时映入眼帘,熟悉却又陌生,只因在京这几年,几乎没有感受过曾经的或细雨湿身或大雨瓢泼的感觉,对于雨的感念不觉正逐步的被消退。
南方多雨,时不时的就下上一阵。有时添情趣,有时扰清兴。
小时候喜欢穿个套鞋,踩水花,再大点,喜欢喝个茶,听听雨声。而遇上雨季,站在阳台看汛期河水暴涨,看对岸河畔人家搭个渔网近水楼台捕鱼。故乡是个风水宝地,哪怕再大的水患也漫不过河堤,只是有时顺水而下的湍急,也足令人心惊。但这样的梅雨时机,却又有一种特产小鱼逆流而上,于是这样的季节也成了吃逆鱼的好时节。
南方的雨,其实犀利的不多,大多数时候是淅淅沥沥的,积在叶上,蓄在瓦间,于是雨后诱同学到树旁,使劲一揣树,淋人个落汤鸡便成了常有的恶作剧。而雨后路滑,打闹间摔脏了裤子,则是最为可恼的。
其实最喜欢的雨是夜雨,恰好也不会有应酬,夜深人静,听听雨声的滴答,或是写写文字,或是看看小说,手边再放上一点小零食,譬如话梅啥,吃完了一努嘴,话梅核顺窗台、瓦檐而下,便会在雨夜中敲出一阵寂静。
只是如今,在北方,已经很少有这样的闲情写写文字,看看小说了,而最主要是没有这样的雨夜滴答了,有时想,究竟是不是因为没有了雨夜,而乏了兴致呢?也许吧。
古今描述雨的诗词很多,而其中的佳句或许大约都是些北方人或游、或迁或贬至南方,曾经北方的豪气干云在南方的弱雨柔声中被感化,于是在阶前点滴到天明中有了李易安南迁的雨打芭蕉地清愁,有了蒋捷少年、中年、老年听雨的感怀,有了晏几道落花风雨更伤春的感伤,更有苏东坡欹枕江南烟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快哉。
其实还是喜欢苏子的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是如今身在北方,虽可任平生,烟雨却何在?
----窗外潜雷阵阵,电蛇乍现,山雨欲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