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
一直想写李苏,在寻找角度。国庆节之前我对她说:我要写一篇《勇敢的李苏》,她叫了起来:我希望是《时尚的李苏》。

国庆假日在梧桐山的吊桥上,我拍的
两年多前,在网上看到她的中华粉红丝带关爱公益网,看了她在网站里的一些文字,就很想认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勇敢的才女。直到今年四月的内衣展,我作为志愿者参与粉红丝带防治乳腺癌基金的工作人员共同工作的时候,才正式与李苏认识。
那天她很辛苦地从家里搬来很多资料,有漂流书、有一些公司捐赠的实物——她希望在内衣展的现场变卖了这些实物再捐赠给基金。作为一个“名人”,她被拉着拍照、讲话,但撤展那天却没有一个人被安排来帮她,内衣展上的善款捐赠、销售不是很理想,那些搬来的东西又要搬回家,基金那边又给了她很多的印刷品资料,几个大纸箱,看她在那儿发愣,我跟公司的几个员工一块儿帮她收拾,开车送她回家,帮她搬到家里,算是当了一回侠客,从此李苏认定了我是好姐妹。她比我大几个月,还是一个小姐姐呢,随着接触的逐步增多,了解也愈加深入,我们会真正为对方着想,话题越来越广泛。
做过记者的人就喜欢拍照
http://video.cctv.com/opus/playlist/826335.html
2009年7月9日,央视《半边天》栏目,张越访谈李苏的节目,央视视频互动平台的节目简介里是这样说的:李苏今年46岁,年轻时多才多艺,喜欢文艺体育。1991年辞职来到深圳打拼,先后做过公司职员和新华社深圳分社的记者,之后和朋友创办公司,成为一个经理人。2003年的一天,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2004年4月,李苏做了右乳全切除手术。
右边起第三个就是李苏,旁边是郑沛芳和郭羡妮
经历过2004年的那场生死较量,一个新的李苏重生了,她也总是说她5岁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李苏是那种粉红透白,胖乎乎的,谁都想不到她曾是一个癌症患者。在经历了那一切之后,李苏最想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每位女性,重视自己的身体,坚持每年体检,当发现任何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就要立刻重视起来。一旦真的发现得了病,也不要逃避,不要害怕,积极应对,其实在乳腺癌早期的时候,治疗痊愈的胜算是非常大的。于是,她在手术后康复的过程中,于2006年创办了“中华粉红丝带关爱公益网”,把很多的精力投身于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的公益事业里,试图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这些知识,为需要帮助的女性患者尽力做些什么。很多港台明星加入她的公益活动里,郑沛芳、郭羡妮;还有杨二车娜姆她们一块儿徒步泸沽湖,为粉红丝带做宣传。总之活动不断,忙着呢。
她会把自己手术、化疗、吃药的经验拿出来跟那些刚发现得了乳腺癌的女性分享,甚至亲自上门去探访她们,给她们精神鼓励。听得多了,我都记住了她的一个经验,化疗注射针剂前后,在针头附近那块皮肤上涂抹新鲜芦荟汁,能够有效改善皮肤发黑变色的状况,她说当时她在医院病房里就种了一盆芦荟,后来出院也就留在医院里了。
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前她离婚了,现在11岁的儿子跟前夫一块儿生活,她会时常想念儿子,经常收集一些对儿子有用的资料,假期儿子过来的时候他们会像小朋友一样交谈,一起出去玩儿。在她的家里,摆放着许多儿子的照片和儿子过来使用的物件。她那臭美劲儿我可是知道,喜欢买衣服,喜欢款式、花色都很特别的衣服,大花大朵飘逸舒适的衣裙,还有绣花的北京布鞋。她有十几件晚礼服,手术前她穿着这些礼服拍了很多照片,直到现在白天在家上网、工作的时候她还喜欢穿着这些吊带礼服,这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心境,楼顶的天台被她建成了一个漂亮的屋顶花园,可以邀请朋友们去开PARTY。晚上睡觉前时常用珍珠粉做做面膜,屋子里满是小女儿情调的装饰品,一个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被李苏要求戴着围兜吃饭,觉得像是回到幼儿园了,刚好我俩可以同班
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5年是一个标志性的阶段,没有复发和转移,基本上就是痊愈了,现在的李苏几乎不怎么吃药,她把很多的时间放到收拾楼顶花园和去梧桐山的度假,去从容地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其实自从7月她租下梧桐山的那套房子,几乎就一直是空置在那儿,为了漂流书,为了公益宣传,她根本就一直在外省出差。九月份回到深圳,她像蚂蚁搬家一样,把那套房子装饰的干净漂亮,花费了不少心思。她的一句话说的很明白:要的就是这种心境,这种心情,有了这些东西至少可以不用吃药了。呵呵,这个自信的浪漫女人,依然还在寻找等待一份爱情,她相信会有这样的男人,不仅爱她的品位、格调和头脑,也爱她不完整的身体。
浪漫、慈善、热爱生活、自然回归,也是今天时尚的主题,
所以,李苏不仅是勇敢的,也是时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