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ZYJBYLGL-2
(2019-05-24 14:57:03)
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一部分(48--94题),总分为47分,您的得分为47分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一部分(48--94题),总分为47分,您的得分为47分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
1.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1分] |
||||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1分] |
||||
3. 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科学技术
劳动者 [1分] |
||||
4.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从实际出发
理性认识被人民群众掌握 要通过中介环节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1分] |
||||
5. 人们的思想观念、动机目的、计划理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
[1分] |
||||
6.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 )
1.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3.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4.产品分配关系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
[1分] |
||||
7.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1分] |
||||
8.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有(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意识是人脑天赋的产物
[1分] |
||||
9.
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1分] |
||||
10. 生产力是指:( ) [1分] |
||||
11.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1分] |
||||
1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和静止不可以截然分开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分] |
||||
13. 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机不可失,时不在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1分] |
||||
14. 人的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 )
[1分] |
||||
1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 ) 1.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3.它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 4.它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1分] |
||||
16. 人类一切知识、认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这是( )
[1分] |
||||
17. 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它是( ) 人的有意识的理性活动 人的自觉的能动活动
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们感性的物质活动 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1分] |
||||
18.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
[1分] |
||||
19.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1分] |
||||
20.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1分] |
||||
21. 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 )
[1分] |
||||
22.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或落后的标志是( )
[1分] |
||||
23.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运动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 ) 事物本身发展的复杂性
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有个认识过程 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 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1分] |
||||
24.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1分] |
||||
25. 国家的实质是( ) [1分] |
||||
26.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1分] |
||||
27. 真理的性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 ) 对世界某一个范围、部分的认识
对运动的一个过程阶段的认识 对事物一定层次的认识 对事物有限度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包含有错误成分的认识
[1分] |
||||
28. 对一个复杂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
[1分] |
||||
29.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
[1分] |
||||
30.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1分] |
||||
31. 生产关系是指:( )
[1分] |
||||
32. 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的能力,要受到( )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历史条件的限制
绝对真理无限性的限制 客体可知性的限制 主体经验、认识水平的限制 [1分] |
||||
33.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1分] |
||||
34.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电磁场、引力场
阶级、国家、政党 生产力、生产关系 城市建设规划 国家的方针、政策 [1分] |
||||
35.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下列哪一个不是其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 [1分] |
||||
36.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意识的物质载体是语言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依赖于人的心理状态 意识受世界观的决定和支配 [1分] |
||||
3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时间是( )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形式
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 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绝对不变的 [1分] |
||||
38.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表现为( )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物质与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离 [1分] |
||||
39.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分] |
||||
40.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1分] |
||||
4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包含有感性认识的因素
[1分] |
||||
42. 下列活动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 农民兴修水利工程 渔民出海捕鱼
钢铁工人冶炼钢铁 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文艺演员表演节目 [1分] |
||||
43. 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 ) 改变客观规律的能力 能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 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 直接控制并影响人体机能和状况
[1分] |
||||
44. 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
[1分] |
||||
45.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心外无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理在事先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1分] |
||||
46. 科学证明,人脑是( )
[1分] |
||||
47. 把真理归结为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观点,其性质是( )
[1分] |
前一篇:JSJJC(2008)-7
后一篇:MKSZYJBYLG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