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上的惨案》是一部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专业小说。这类介于通俗与专业之间的小说书,我以前看过软件工程方面的《最后期限》和经济学方面的《边际谋杀》。但是,这本《学术会议上的惨案》在故事叙述上明显不如《最》和《边》,所谓的专业理论也只是粗糙地堆砌引用,给人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翻译质量一般。原书的名称《Mass Comm Murders:
Five Media Theorists
Self-Destruct》,窃以为翻成《大众传播谋杀案:五个媒介大师的自毁》会更贴切。我看见豆瓣上有人在骂这本书的翻译,还揪出了北师大的硕导教授蒋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学术会议上的惨案》通过一桩奇怪的连环命案,试图影射学术界的学者间相互倾轧、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阴暗面。这种情况,似乎在中国的学术界尤为甚。
其实,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大肆普及的今天,人类的知识结构正在前所未有地扁平化。传统中所谓的学术界,正在日渐变成一个狭小的、虚伪的、扭曲的闭塞圈子。所以韩寒才会发出“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X”的感言。
我曾经在GTalk上训斥过一个不懂事的学妹。我说她不应该来我这里面试工作,而应该选择留校或继续考研,因为她浮躁虚荣的气质尤其适合中国的学术界。而我的许多同学也在上研的过程中遇到了无能且人品差的导师,备受欺凌,苦不堪言。这年头,似乎学者的能力与人品呈正比,越是能力平庸的学术混混,其人品越是虚伪和糟糕。
又说远了。建议所谓学术界的各位有能及无能之辈,应该好好读一下此书。
以下介绍摘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85539/):
只要花十来块钱买一本书,再享受两个小时的轻松阅读,你就可以了解现代大众传播理论各流派的主要观点。
学术界的种种腐败的荒谬,也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而暴露无遗;学术会议的哗众取宠、学术出版物的苟且草率、学者的同行嫉妒和争名夺利……笼罩在学术权威身上的神圣环被无情地剥去。
阿瑟"伯格(1933-
),旧金山大学广播与电子传播艺术教授,一个机智而风趣的老头儿。他涉猎广泛,文学和哲学是他学生时代的主修专业,媒体传播学又是他执教的学科。身在学院,他身上却没有被丝毫学院气,他主张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学科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他更主张学术的自律和尊严,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对学术界的荒谬、腐败的辛辣揭露和嘲讽。或许,我们会发现这些现象也发生在中国。“谋杀”,是他的作品的主题。而谋杀可能是一个喜剧,谋杀之后的解剖更是令人痛快淋漓。学术,也许正在经历这样一次谋杀……
他的作品,已有德语、瑞典语、意大利语、韩语、印度尼西亚语译本,中文译本正在陆续出版。
![]() |
LEEFORCE BOOKs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