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蓝”揭秘 &“深蓝”十周年

(2007-03-05 11:05:20)
分类: LEEFORCE COLLECTION
 
http://www.douban.com/lpic/s2003372.jpg&“深蓝”十周年" TITLE="“深蓝”揭秘 &“深蓝”十周年" />
 
 
这本书是IBM“深蓝”弈棋电脑的设计者许峰雄博士撰写的项目开发传记。今年是“深蓝”战胜人类十周年。1997年的时候,“深蓝”在全球瞩目下战胜了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从此将人工智能领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1997年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当时我正在为家里的PC可能跑不动FF7而苦恼;当时我正在阅读电脑杂志上关于游戏开发的介绍文章;当时我正在使用正版的Visual Basic 5.0编写我的第一个猜拳游戏程序……
 
其实“深蓝”也不过是个电子游戏,只不过在这个S级难度的游戏中,人类的智能已经无法取胜了。我读过的另外一本书预言,再过十几年,电脑由于其更加强大的性能,将可以完全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连接结构,从而对真正的人脑反向工程,进而生产出彻底超越人脑的人工智慧。到那一天,Matrix电影里的虚构或许将成为真实,而阿西莫夫倡导的机器人定律或许也将被提到现实的议案中来。
 
与之相比,现在的电子游戏还并未采取过高的人工智能,而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这个一方面是游戏软件开发的成本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既有的游戏类型的局限。在未来的阶段,相信人工智能在游戏软件中的应用会更加充分,尤其是在PS3这样的强大硬件平台上。
 
以下介绍摘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91268/):
 
1997年5月11日,全世界数百万人通过电视观看了一场惊人的胜利——一台计算机战胜了欲捍卫世界冠军称号的卡斯帕罗夫,此举震惊了国际象棋界。本书的作者许峰雄是“深蓝”的系统设计师,他避开难懂的术语,以非技术的谈话式的笔触,介绍了在“深蓝”与卡斯帕罗夫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弈战背后所发生的故事,披露了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课题如何最终转化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的过程:科学创意的形成,克服重重技术障碍,研制弈棋机过程中的竞争和激烈的争执,最终战胜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类棋手。

早在1949年,就有了关于制造现代弈棋机的科学构想,而研制一台能战胜任何人类棋手的机器,则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古老的圣杯之一。许峰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开始了追寻圣杯的历程,直到他和伙伴们继续在IBM公司开展这个项目,研制出“深蓝”,这一探索才真正得以实现。
许峰雄栩栩如生地描述了这场大脑与神经之战中的紧张气氛——卡斯帕罗夫眼中“燃烧的火焰”。本书不只是又一个介绍人机之战的故事。更说明具有天赋的人类——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人类,怎样让其思想作了无远弗届的驰骋。
 
许峰雄是“深蓝”项目的创始人。1985年,他还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生时就开始了这项研究。1989年至1997年,他在IBM公司从事弈棋机“深蓝”的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他于1999年离开IBM公司,成为康柏计算机公司西部研究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2003年4月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
 
LEEFORCE Book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