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文学少年时代

(2004-02-25 10:49:46)
分类: LEEFORCE GOSSIP

我的文学少年时代

(本文写于2004-2-25)

现在的市面上青春文学泛滥,充斥着各种前卫的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等等为其中的代表人物。

回想一下,我最早看的关于年轻人生活的小说还是小学时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不过当时我还小,看不太懂,而且小说的革命色彩太浓,不适合现实的生活。

我首次接触中国青春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在初中,郁秀的《花季雨季》当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热潮。习惯了传统教育的我突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中学生的生活可以是这样的!这导致我当时极度憧憬美好的高中生活。当时好象还有一部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也很经典,不过我是上了高中才看的重播。

我中考时因为迷恋电脑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但也正因为我身在普通学校,我可以不像在重点高中那样有沉重的学习压力,这样我就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阅读各种书籍(不务正业?)。起初我满怀罪恶感地读完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因为其间夹杂了太多的性的描写(*^_^*)。不过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对村上春树作品的极度迷恋。我觉得村上的风格就在于他能用非常现实的写作手法来体现超现实主义的实质(现在我才知道他是受了卡夫卡的影响),而我对超现实的东西(包括神秘主义)又是非常的喜欢。我依次读了《寻羊冒险记》、《舞!舞!舞!》、《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奇鸟行状录》……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我一直觉得它是村上春树所写的最好的小说,这部现实与虚幻交织的超现实作品甚至影响到了当时我写作文的风格,以至于我的作文第一次被老师在班上宣读而大家都以为这是王家卫的剧本(*=_=*)。同时,《花季雨季》改编的电影在cctv-6首播了。我才发现,初中时读《花季雨季》以为这就是高中的生活,到了高中才发现现实远非如此。《花季雨季》其实是一部理想主义的作品,它描绘的世界远没有现实复杂,应该是中国青春文学初级阶段的代表。

然后,《三重门》来了。如果说《花季雨季》代表了青春的萌动,那么《三重门》带来的就是彻底的叛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全国性的狂潮,甚至引起了媒体上的广泛争议。这本书的作者韩寒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代前卫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了无数少女崇拜的偶像之一。其实韩寒最初的成名是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仅用半个小时就写成的那篇《杯中窥人》实在是太经典了,其中显露出来的才气,我现在想想都不寒而栗。《三重门》讲述了一个少年才子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以及他的痛苦与挣扎。故事没有最终的结局,甚至还带了一点灰色,然而却很现实。也正因为它的现实性,无数的少年少女跌进了它的陷阱不能自拔,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下孩子们精神的空虚与无助。当然韩寒也因此狠赚了一笔。我当时甚至在地摊上发现了名为《九重门》的李鬼之作。——我对《三重门》失去兴趣是在看过《围城》之后。当然《围城》不能算是一部青春文学,但是《三重门》的叙事结构甚至人物命运的安排都是与《围城》如出一辙的——无论是林雨翔还是方鸿渐,最后都是无法抗拒地被现实损害然后不知所措地走向未知的明天。这使我对《三重门》的原创性产生了怀疑,当然是我的个人观点:)。

由于《三重门》所创造的商业神话,随后涌现出了众多的少年作家,无数的青春文学、前卫文学开始涌现,让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我进入了紧张的高考复习。繁重的课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又使我更加疯狂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来取得精神上的慰藉。先在看来,高三那段时间可能是我学生时代读小说最多的一段时期。我搜集一切可以搞到的小说。有邱华栋的《黑暗河流上的闪光》、金庸的《碧血剑》、铃木光司的《午夜凶铃》甚至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等等。然而青春题材的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痞子蔡的网络文学。先是读《第一次亲密接触》,感动不已;再看《雨衣》、《洛神红茶》等。我至今仍对其中的很多经典场面记忆犹新。

高考结束,我考进了bupt。进入大学,我开始大规模地接触网络。由于网上动漫、dv的横行,我正式进入读图时代。玩游戏看动漫成了我课余生活的首选。但是我还是读了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

我读完了村上春树的全部作品,包括《神的孩子全跳舞》,《1937年的弹子球》,《且听风吟》……直到最新的《海边的卡夫卡》。天啊,我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作品了,经典中的经典啊!

网络小说《此间的少年》。这是一部另类的同人作品,讲述了金庸笔下的英雄美女在大学的生活。据说此部小说反响极佳,我也非常喜欢。嗬嗬,同人小说的好处就在于不用对人物的个性作太多的刻画,大家可以通过原作进行丰富的联想。

美国垮掉派的经典名作《ON THE ROAD》。颓废派的圣经。不过我买到的这个版本翻译不是太好,至今没有看完。

开始读《萌芽》,每期必买。突然发现自己的脑子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小资情调。同时看到那么多中学生的文章,感觉自己老了。

然后就是今天刚刚读完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作者郭敬明据说现在也有相当的号召力,他的《幻城》我没有看过,只是这部《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读完以后突然有一种久违的、复杂的伤心感觉。我发现自己的黄金年代就这么匆匆地逝去了。过去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里开始变得模糊,淡了,散了。我找不到任何一首歌曲来表达我的感情。鲁迅说路是人走出来的,那么我的路将通往何方?我将继续在我的世界里前行,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淋漓的雨中。

书的终章已死,我期待着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