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思 |
大学初体验,说的不是我。我大学毕业的年头都要以两位数字计算了。然而今天看了鲁豫有约的“大学初体验”一集访谈后,倒是的确有了“大学再体验”的感觉。
十月回国买衣服时推销员想尽办法要让我买一件比较贵的衣服,说“你是大学生吧,这衣服适合你”。我赶紧绷了一下脸上的皱纹说“几十年以前是过”。最后还是高兴地把衣服买走了。大学,不管过了多少年,记忆都是美好的。如果说童年的回忆是纯真的、童话的,那么大学的记忆就是有多彩的、浪漫的。
每所大学都是不同的,每所大学的每个时期也是不同的。事实上,就如同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一样,每个人的心也都是一所不同的大学,有各种的学问、也有各种的锻炼,有懵懂、有悸动、有期望、有幻想、有努力,也有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从入学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初体验,到毕业时知道自己知道的正体验,再到知道自己曾知道的再体验。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狂奔,而在回溯的时候却总是涓涓细流。
对我来说,不在国内多年,虽然互联网强力地拉近着时空,但毕竟距离感在拉长。去年起,忽然找到一个感受当今中国的窗口,这就是鲁豫有约。很喜欢一个个鲁豫访谈里浓缩版的人生历程,而这集“大学初体验”则让我看到了浓缩版的“新青年”大学生。很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谈吐、不一样的人生理想,然而有一样东西是同当年大学初体验的我是一样的,那就是——活力。镜头里,一个个新生端着接待处领的用具,找到自己的寝室,把床铺开来坐在那里。不论多彩的大学最终涂给这些学子们什么色彩,他们都张开自己,等待着被着上色彩,成为一件件青春的作品。
如果这集里讲述的不是北大的故事,或许我也不会有如此多的感慨;如果不是镜头里新生入学时从南门那条路上的熟悉的各系迎新红旗,或许我也不会如此真切地“再体验”。从前不觉得自己有太多情结。上次在北京同才子许晓辉聊,他承认有严重的燕园情结,现在想其实我也是。不只是那“一塔湖图”,更多的是那天天碰着自行车把丁当响的饭盆儿,更多的是那乱乱的六人卧谈寝室,还有那暑假里一众同学上午疯学GRE、下午猛打羽毛球、晚饭凑在学一饭堂口貌似东拉西扯实则集体“选美”的种种快乐的“不堪回首”。
回忆不一定非要感伤,就算感伤也不一定是坏事。在绷得紧紧的工作步调里,加一点悠绵的爵士乐,深深埋在沙发里回味一下,不是很惬意的一件事吗?
不过,现在不行了,因为今晚的夜已深了,我要把自己埋在床上,在梦里回味了。醒来的时候,现实就回来了,刚好。
感谢鲁豫,让我从“大学初体验”这一期节目中,获得了“大学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