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搜索之王的挑战与应战(一)

(2005-12-04 09:20:43)
分类: IT
2004年8月19日,整个世界的股市瞪大了眼睛,华尔街的分析师、投资银行,和无数的股民,都在等待实时报价屏幕上闪出的第一个点。这个公司,不用问,就是Google。
 
IPO首日,Google股票从85美元飙升至100.34美元。某资深的股票版版主评价道“买家们疯了!”。然而,时隔一年零三个月的今天,Google的股票已经乘坐火箭,飞升到400美元的外层空间。
 
Google的价值,在于他给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的搜索服务、广告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而用户反过来,又给Google以巨大的商业回报。Google,这个曾经最不商业化的公司,竟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了最成功的商业公司。最新市值已经逾越千亿大关,赫然超过了百年老店可口可乐。
 
Google“一日千里”的商业成功的背后,是其持续的创新能力。而这架由许许多多世界最优秀头脑组成的巨大机器,经常能产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绝妙产品。
 
毫无疑问,Google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者。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Google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能成为第一个进入的“先驱”。许多人都嘲笑微软不是一个创新者,而只是一个知道效仿别人的巨人。其实,Google在很多地方也并不是第一个想到、做到的。实际上,又能有多少公司总能做到先知先觉呢?
 
因此,作为一架创新的机器,一个创新的巨人,Google从一开始,就同时扮演着挑战者和被挑战者的双重角色。在一个无比广阔的互联网战场上,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战略、战术上的智慧和技术的角逐。
 
 
 
当今天下,毋庸置疑,Google是搜索之王。但在1996年,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这两个斯坦福学生开发出的一个取名为“Back Rub”的搜索引擎,却连作一个挑战者的角色都无法让人相信。那个时候,搜索引擎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而且是诸侯割据的局面。AltaVista, InfoSeek等搜索引擎,都已经很有规模了。这些搜索引擎巨人大多拥有大公司和财团的靠山。而Google创始者们所拥有的,就是他们的算法,和他们对互联网 未来的眺望——“10的100次方”(Googol),这样Google这个词和这个强劲的挑战者在1997年出场了。
Google赖以决胜的法宝之一,就是其搜索算法,而其复杂的搜索算法的核心理念,就是Page Rank技术,通过页面被链接引用的频率和质量,来决定页面在搜索命中结果中的顺序。但是,就连这个重中之重的算法,也不是Google首创的。据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早在1996年他就对超级链接分析申请了专利。最终说法虽然莫衷一是,但文献分析表明,Page Rank技术至少在当时不是Google的一枝独秀。
然而,同很多胎死腹中的研究成果不同,Google的创始人把这种先进的算法,最早融入了大规模的搜索引擎实践中。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一直以追求纯粹的搜索效果和用户体验为终极目标。这就注定了他们是既定搜索引擎们的顽强的挑战者。Google的意志坚定,不是为了从风险基金套钱,也不是为了迅速壮大而招徕买家,也不会为了眼前的各种诱惑,就偏离了自己搜索的主线。
坚定如斯的挑战者,是可怕的。而跟随着这种挑战者的用户们,则是幸运的。Google从2000年开始加速快跑,迅速拉开了同先前几大搜索引擎的距离。
事实上,从2000年在朋友推荐了Google后,我对AltaVista等搜索引擎,连“我挥一挥手”的机会都没有给,就再也没有回过头。正是无数象我一样,流连不返的用户,使得Google这个挑战者在2002年就把那些虽以技术为口号,但创新上却乏善可陈的搜索巨头们拉下马来,一举成为了搜索之王。
从1997年开始的短短三年间,Google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的搜索服务挑战者,走到了前台,同AltaVista、Lycos、Inktomi(后已被Yahoo收购)、MSN等在内的大牌搜索引擎同台竞技;又过了三年,由于Google始终专注在搜索算法和体系的改进上,其搜索准确度、覆盖度,都显著高出对手。完完全全靠用户口碑建立起品牌的Google,依仗搜索技术的“一招鲜”就笑傲天下搜索群雄。
转眼又是三年过去了,Google的势头虽然不减,但是这个从最初的“Back Rub”尝试算起还不到十周岁,而公司成立才刚过七周岁的“小巨人”,已经不得不面对“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考验。
 
此时,在这个博大的搜索领域,从挑战者迅速登堂入室摘取王冠的Google,要为固守搜索之王的宝座而抖擞精神,迎接下文中八面强敌的创新之战。
 
未完,搜索系列待续:下一篇:雅虎的搜索变阵,与MSN的发力追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