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eeSunshine
SeeSunshi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66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把抓上几件喷饭的军校趣事

(2005-11-11 15:55:55)
分类: 心思
一把抓上几件喷饭的军校趣事
 
这些天里,忙个四脚朝天。晚上归来,抓了包速食海带,饿不急待地吃将起来,不想竟也有滋有味。忽然间,就浮现出好多好多年以前那些粗壮无味,面目可憎的碟中之物,不是别的,正是——海带。
 
谁能料想,当岁月已经踏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地溜溜转过一圈还多的时候,那些曾经弃之为快的东西,那些曾经发誓不再的东西,竟也获得了新生,一路转回了我的餐桌,一头扎进了我的思绪。
 
十数年之前,河南信阳陆军学院,一个四届北大同学们“有幸”无奈地逗留过一年的地方。
军校里,苦的事情多了去了,天天吃炊事班做的味同嚼蜡的海带,也算痛苦之一。但许多当时的苦,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竟然无一幸免地成了趣事。
 
不管是陈芝麻,还是烂谷子,让我先趁着海带佐料上那一毫克的酒力,一把抓上几件喷饭的军校趣事,权且纪念:海带旧忆的新生,和我这个记忆犹新的老生。
 
趣事一:齐整的菜田
 
军队里的整齐划一,当然不用说啦。看那被子整的,看那队列站的,看那口号喊的,虽然我已经侥幸高中毕了业,但还是想不到其他的词汇来形容,翻来覆去就这俩儿字——整齐。可你别说,虽然满眼、满脑子都是线条,但还是线条还是会出现在我想不到的地方。
 
中队里(编制上你就想是一个连吧)比赛种地。你想吧,一大帮子书卷气的娃儿,兴冲冲投奔北大,却灰溜溜拉奔军校。没拿上笔杆子,却动上了铁铲子。活生生一个投笔从戎转生产自救。最惨不过我这样的,从小虽然没有想过富农的福,却也没有吃过贫农的苦不是。
别说种地了,连带泥的菜都没有见过几根。从前那些个菜买到家来,一个个都自动奔赴水池、炒锅、菜碟,要不就是我老妈摆弄的也说不定。反正我都是翩翩君子,从来都只是动口不动手的。现在让干嘛?种地!还要评比,呵呵,意思就在这里啦。
 
中国的功夫不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吗,为了打破孔夫子五谷不分的神话,争做新长征路上的红旗手,我们决定:为内争这口气,要给地加上“筋骨皮”。
 
因为俺们捉摸着,队里到处都在考察我们意志,何不让我们班上分的那块田也来个——整齐划一!
 
于是,评比前一个良辰吉日的午后,一对军装少年向田里进发,人人手里拿着一个小板凳。先来一通照猫画虎的浇灌,然后就是整地,呵呵,真正地“整地”。
 
一班人放了锹镐锄耙,换上小凳,用凳子面使劲地压来压去,把块可怜的地整得那真叫平整。天啊,无论上从上面看,还是从侧面瞧,整个一个叠好的军被,地的四边也都九十度垂直于地面,不像是土地菜田,倒像是水泥碉堡。还好,地表尚有几根菜苗倔强挺立着。
 
一番挥汗如雨下来,大家一屁股坐在田埂,左右端详着偌大的碉堡。忽有一位老兄一准是裁缝世家,实在是精益求精,一边歌颂“大学压青苗,青苗挺且直”,一边忍不住又拿了小凳把各个旮旯边角压得恨不得像瑞士军刀一般锋利。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没有夺取那个第一,原因很简单:我们坚如磐石、形如军被的菜田,竟然还不是队里最齐整的!
 
趣事二:铁打的流水
 
吃饭是个问题,没想到喝水也成了问题。队里的锅炉年久失修,龙头很少,水质很差。好处也是有的,颜色丰富,矿物质也丰富。原因是那锅炉内壁铁锈剥离,每每打来的水,倒杯子里就像茶水一般透着黄褐之相。
 
我们宿舍里,一位公子喜以奶粉补身子,但水是个问题。每天三餐时班值日打水,但常常还没轮到,集合哨就响了,搞得常常连“茶水”也没得喝。这位同学,就渐渐培养出了干吃奶粉的嗜好。每每我隔着桌子,看到他又是惬意、又是痛苦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开始干吃了!
 
一日,家里空运来一大包果仁张的糖果,谗疯了的同志们一口不闲地猛吃,不料立竿见影的是,一口不闲的结果是满口都咸!不幸的是,宿舍值日当天恰好没有打得水来。一下子,整个宿舍的同学,全都表情痛苦。不过,好处也是大大的,后来再没有人抢食我的糖果了,呵呵。
 
终于一日,一缸子铁水下肚之后,我似乎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趣事三: 母鸡和砂子
 
有一阵子,不知道是不是河南信阳的风沙大,反正我们碗里的米饭,到处是触目惊心的砂粒。每天一百几十号人的食堂里,除了队领导的小灶桌之外,都吱吱脆响着,倒好像每个人都要练出个铁嘴钢牙一般。
 
一天午餐,大家都在“有砂有味”地地咀嚼着,队里的指导员发话了。据回忆,表情还是相当严肃地。指导员挥舞着食堂的意见簿,跳出来大喊暂停。时间刚刚好,要不然我差点就一口把一颗,后来端详推测是白垩纪的化石毁坏了。
 
切中肯綮的指导员,跳过各种意见簿上各种的美食憧憬和美好建议,直接大声选读了下述一条意见:“我们不是母鸡,我们不吃砂子”!
 
呵呵,要知道我正在吃饭,又不想扫了指导员同志的批判兴头,只好闷头乐呀。耳朵里是指导员的母鸡批斗,嘴里是“格吱吱”的母鸡砂饭,终于忍不住,一个不小心,把好不容易才过滤完毕的饭,全喷将出来。

 
趣事四:积肥和追肥
 
又说种地。这次另外一番情景了。部队首长们意识到了,前一轮的竞赛太过形式化了,因而痛下决心,变换方针,改过之后从头再来。这次是从种地的根本手段出发,就是积肥!
 
有道是: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又道是: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这下好,我们一下从齐整划一的阳春白雪,返朴成粪肥为伍的下里巴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张口闭口都是——“肥”!呵呵,当然不是减肥的肥,是积肥的肥。
 
为了公平比较起见,队里还是下了一道新令牌,就是比哪个班的肥多。从而,大家有进入了新一轮的形式化竞赛。呵呵,我将之称为“军肥竞赛”。实在有趣是,我也就是这样第一次认识到可爱北大战友们的聪明肥志的。
 
各个班八仙过海,积肥本领层出不穷,却又都秘而不宣。就说我们班吧,一致贯彻某从小务农同学的建议(后该人真诚坦白,并无积肥经验),理解执行“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的精髓,其实就是以淤泥充数!也不知道哪里真是肥泥,我们本着两眼一麻黑的原则,游走各处专找泥黑的地方。东肥一铲,西肥一筐。
 
很多看上去不太象的地方,也被为我辩证地划归淤肥一族。以至于,后来回北大后我哲学思辨很强,大家一口咬定是我在积肥时期的实践中发展“辩证为肥主义”的直接后果。
 
其间也有一些班,因为在其他竞赛中争未有斩获,眼巴巴指望在这积肥竞赛来力拔头筹。于是那些个可怜的同志们,愈发地绞尽脑汁。放弃了许多学文化、背单词的宝贵时间,恨不得以锐利的积肥目光,将大院里每个角落都打量一遍的也大有人在。
 
每个班收集来的肥料,不是分期施放到田里,而是像搭阵地掩体一样,全都在田埂一旁堆积起来。幸好那些天晴空碧日,不然要来一场大雨,那就真叫肥水全流外人田了,呵呵。
 
记得,队里有两个班尤其突出,积肥量难分伯仲,都似小山一样地高高矗立着。那些肥量真要是一下子施下去,这菜田能忽悠一下平地高出两尺来!
 
苦了那些菜苗,才活过前番的重压,又等待着此番的肥烧。因而我认定,要是把经历了这诸般摧残的苗儿保存下来,肯定才成抗恶劣天候的新品种。就像我们这些意气风发,却暂时栖身军校、农田的年青人,一旦得了适宜的土壤,都将有一番大的作为!
 

http://storage.msn.com/x1pbglk-vqL4BsgQWnFUPk8pDAmlJvVdzP31rXegxvWY_QhLeCmfbq8S3pXOTWTVTX1cMprrla4i2IITMW-88y-4x0MFbj-icA_9KBTpwsPid3_YzVHTQGR7LRH4SmXumVljJSHhJxfymSHbObAfCxkGA

 
多年以后,宿舍里的一次深夜卧谈会,阿东同学终于忍不住公布了他的积肥秘笈:原来,当年我们班积肥积黑了眼,而他们班则是积肥积红了眼。他们创意技穷之际,动了来真格的啦。传说阿东同学,哼着“猪粪肥,羊粪壮,牛马粪肥跟着逛”,一路提筐尾随着区里不多的牛群,随时收捡!生怕别家认领了去。
 
尽管是黑夜,我也能看到阿东在得意地呲牙,而上铺的同学,险些笑得翻滚下来……
 
时光真快,虽然这一切都还历历在目,但时间告诉我,转眼间那一切都是很早以前了。
 
有些事情,当时觉得困难得不得了,可在人生的道路上,坐着时间的快车,回头望去,看到的却多是那些有趣的时光。
 
军校、田野,牛群、甚至锈水的锅炉,和那些令人喷饭的瞬间,此生不会重来,但它们,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SeeSunshine 11/10/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