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性飞扬——走在互联网2.0路上的两只脚 (1)

(2005-10-06 15:45:16)
分类: IT

个性飞扬——走在互联网2.0路上的两只脚 (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Web 2.0讨论非常之热烈,这两天连Oreilly公司的掌门Tim Oreilly都忍不住在Web 2.0会议前夕,站出来例举Web 2.0特性。而众多国外名家也将汇集到Web2的大会,显见大家对于所谓Web2.0的界定也都热火朝天地感冒。这种国内国外产业届的加入,也给了一些纯粹找Web 2.0的“乐子”、认为2.0只是痴人说梦的那些人,一种事实上的回答。

 

不过也应当承认,相对与其他新兴技术而言,在Web 2.0这个还说不上潮流,但已经谈得上契机的概念上,国内讨论的温度的确较高。其中,我个人比较欣赏Keso和欣欣搜狐林木专访时聊的,而陈一舟开森顺风德胜晓彬沈阳未完成老冒学凌老白雄杰天舒等等N多网络明星们也有各有探讨。SeeSunshine我本人也有一些思考。虽然,彼此之间,既有道合,也有不同,但从高层的理念来讲,不妨说Web2.0是一种概念、一种服务、一种体验。

 

当然,Web 2.0也是一种机会;当然,在有些“尖锐派”眼中Web 2.0也是什么都不是

 

我想Web 2.0本身的演变,就如同软件2.0的演化一样,随着用户的需求的变化,对着开发社区的物化程度,随着商业回报的成形定位,一切都将像软件一样,在2.0的版本上——继续升级!

 

目前阶段,大家把Web2.0两个字分得开一点来看,来想想两者的交集和合集,就好了。如果要最简短地来阐释2.0所代表的,那就是一个字:新。 故此,老美把个著名杂志叫Business 2.0,其寓意就是:我们讲述的是新的商业故事。

 

Web 2.0也是一样,它的提出是一个理念上的发挥想象的框架,它激发我们来讲述自己的新的故事,激发网民对互联网新的渴求,激发各种商业和技术群体来考虑新的创意。当然,也会激怒1.0版的以“旧”方式讲故事的网站,也会激起广告精灵们的鲜活灵感,也会激活被热钱憋红了眼的投资商们麻袋里的钱。在此方面,国内网评名家们都在讨论中给出了许多新想法、观点,而国外的Tim Oreilly也于“What is Web 2.0”一文中(中文翻译在此),举了不少例子。所以,这里不再重复。

 

不过,这里我们要引起讨论的,不是局限于概念本身和应用特点,而是概念背后的一点人文理念。

 

文章引用自:http://spaces.msn.com/members/seesunshi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