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兴奋就是发条,让我见到了芝加哥的清晨。有了第一天的好心情,到此一游的想法随之膨胀。我立刻打开笔记本和旅行手册,准备在今天的行程里挤进两个新的目标。 潜在目标很多,我主要是以雅虎和Citysearch的芝加哥旅行介绍为主,Top 10的旅游点一一筛选。最后对将以前舍弃的Graceland墓地,以及滨临大湖的芝加哥最大的公园林肯公园,一并收归到行程中。有了昨天假日塞车的经验,我制定了周密的行车路线。 出了Motel 6旅馆,第一个旅游点就是Graceland。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我喜欢墓地的寂静。距离不远,也很好找。墓地方圆面积不小,我们开车随意转。这里确着一种肃静和神秘。这个墓地安葬的都是对于芝加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年代从1800年开始。 墓碑的形状各不相同,有普通的矩形石碑,也有金字塔般高耸的墓室,在茵茵的大草地中一个个散开来。林子里还藏有一个静静的湖,很是别致。据说这里每年竟有几百万人参观,不过今天人并不多。 林肯公园面积颇大,南北纵深有六英里之多。我们随便标选了公园北侧的一个港湾处来领域一下大湖上吹来的夏日的晨风。 这里游客已经明显增多,偌大的停车场都几近停满,一圈圈人们借了湖风BBQ。堤岸上修筑了看台一般的一层层的水泥堤。大群的海鸥盘旋,一些竟然落在一个躺着的人身上,原来他在“装死”,周围的人们笑着。我同一个中年人打着招呼,并很快聊了起来。他是最多年前从波多黎各移民过来到芝加哥的。“I love Chicago. See, it is so beautiful”, 他两手插在裤袋里,慢悠悠的说着,眼睛望着眼前翱翔着的海鸥,看得出,他对这里很有感情。“A little expensive though”他补充了一句。 满满的行程催促着我们的脚步,很快,我们再次来到博物馆地区。昨天造访了这里的水族馆,今天则要参观祁临的自然历史博物馆(Field Museum)和天文馆(Adler Planetarium and Astronomy Museum)。走向自然馆的时候,要通老兵广场(Soldier Field),只见一排大理石墙上一幕水帘从天而降,一枚硕大的美国国防部的图徽雕刻正中,情势也算不错。 一进自然历史博物馆,就看见巨大的完整恐龙化石在那里张大着嘴在入口大厅里久候着呢。LP一度宣称如何喜欢自然历史,事实呢,也确如此。LP对千奇百怪的动物标本的好奇,使得我总是要绕了一圈后再后来找,并且总以前面还要更好玩的来引诱,才能让她舍弃那些斑马鸵鸟或者野猪之流。我对几个人文历史馆则情有独钟,当然最后在最高一层的宝石厅见到的硕大的世界罕有的钻石,就更让我“留连忘返”了,哈哈。 我对天文馆的印象还停留在15年以前,那时我第一次参观了北京的天文馆,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那个圆顶的影院里使劲地仰头看星星!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天文馆同我以前的记忆就很有些吻合。当然,是指那个穹顶影院。景色和天文科技展示则是大大地不同了。恶补了一下天文知识后,时钟告诉我们已经不早了,而著名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还在等我们呢。 为了拾缺补遗,不错过芝加哥城心的景致,我们坐上了开放式的免费游览车。许多乘客在研究地图和谈论着晚上的焰火,看来游客不少。令人高兴的是,车在密西根大道上行驶了一段,让我们将密西根大道南侧“走车观花”了一番。 下得车来,LP看了Citypass,说艺术馆还有15分钟就停售入场票了。于是,大步流星地紧着“打步的”。 售票小姐递过票来的时候,告诉我们还有一个小时就闭馆。这对于只叫得出N多古典艺术家名称的我来说,也倒不算什么灾难,不就是把“信步”变成快步吗。LP则在一旁LD起来。芝加哥的艺术馆算得名不虚传,一个个展厅走来,不免减销了几多夏日的喧嚣和心头的浮躁。LP看得仍是很认真,我则更注重一些画面的构图和意境。宗教主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光是耶稣受难像就有十数个之多。待到保安们在不停看表的时候,我们就脚下发力,作了回艺术幽灵,在余下的各个艺术厅里快速游历。我心下聊慰,艺术不够,到此一游则是极致了,呵呵。 待到出了艺术馆,没有了艺术追求的我们,没走几步就小坐在路边修整了。回头看,艺术馆建筑颇有些味道。此时我们正处在密西根大道上,两旁高耸着一个个摩天大楼,我只想到了一个小学时的拿手好词:鳞次栉比! “是你们吗”,仰望着楼出神的我随着声音看去,竟然巧遇了朋友L及其父母!世界真小,朋友有缘。这样,艺术馆外的五人合影诞生了。
道别了朋友,也告别了时间表,我们悠闲地在世纪公园中踱步。走过大型的银蛋、街头的艺术展和巨大的露天演出场,我们的Grant公园的中心走来。人渐渐多了起来,原先听传有两百万人要在今晚在大湖一带观看盛大的焰火,现在才有些相信起来。待到我真正相信的时候,我们已经陷入了人流的海洋,著名的品味芝加哥(Taste Chicago)到了。
品味芝加哥活动每年一度,从六月第三周到独立日,吸引了本地和外埠的大量游客。久违了国内公交的我们,设终于有机会在美国重温一次“摩肩接踵”的感觉了。
综横很多条大街都禁行机动车,涌动的人流中,许多已经手持着、嘴吃着小吃的人们还在不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一道“椰蓉炸虾”让我们赞不绝口,而仍旧炙热的骄阳则让我们无处可逃。我迅速消灭了用尽剩余购餐券换来的两个半片西瓜后,迅速向大湖边撤离!
再次来到大湖边,堤岸上坐着躺着一家家等待着看独立日焰火的人们。孩子们在草地上翻滚了,大人们则在忙着烧烤。一艘艘的机帆船上载着说笑着的人们。待到什么时候偶也能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船,携家邀友,凭湖临风,明月就酒,焰火水色地潇洒一番呢?
一路走回博物馆区,暮色已现。为了赶路回安娜堡,也为了防止焰火后的塞车,我们决定打道回府。当然,在此之前,少不得要在芝加哥的中国城走上一遭,而品味芝加哥的种种小吃也让我们的胃口大开,恨不得一个箭步赶到Chinatown的餐馆。
GPS领导LP,LP领导我,不多时就顺利找到了中国城。我们直奔无人不晓的“老四川”,一家中国城内最有口碑的餐馆。老四川的菜还没吃到,香味和人气倒是先领教了。外面站了许多等待的人们,连周围的许多餐馆也均爆满!
趁这当口,我们倒是很好地转了一个这个不大不小的中国城。各个空间不大的店面却都填满了形色各异的国货,从颇具灵性的国画山水,到引发开水洪灾的酱香小吃,齐全得让人心动。肚子还没填报,腰包却已经瘪了。
终于等到我们入席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然而,美味佳肴还在发挥着它的凝聚力,还有许多人在等候!
平生第一次,同素不相识的老外共享一个餐桌。爱聊天的老外,方才坐定就“How are you doing”地搭讪上来。真巧的是,这两个老外夫妇下个月就要到中国,而且竟然是到我的老家——天津。话匣子打开就难收了,决了堤的话题让我们的独立日晚餐成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国际交流。
告别了老外,也告别了老四川,我们向告别芝加哥的路上开去。我回头,最后拍了一张中国星月下的霓虹闪烁的中国城。
远远还能见到一些焰火,车流也渐渐多了起来,一字灯火的长蛇蜿蜒在高速公路上。开了一阵后,困意袭来。LP奋勇上阵,把我替了下来。“刚才,我在高速上小睡了两觉”,待LP上路后我小声地说。
迷糊中只感觉LP越开越猛,出伊利诺,入密西根,三个多小时后,安娜堡到了。没有焰火只有寂静,卷着湿露的晨风趴过车窗吹过来,凉爽沁人,倦顿竟然全消了。
“芝城独立日,信游大湖边,景色诚留连,星夜把家还。”
两天来,芝加哥的点点滴滴至此圆满地走近了我们的记忆,也完整地保留在了我们沉甸甸的岁月相册中,而用来存放相册的温馨的家则已经在眼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