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标签:
台北咖啡馆第三十六个故事想要生命的故事杂谈 |
分类: 张盛舒——人生小品 |
咖啡馆一直是台北人文风格的重要基础,走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隐身在街道巷弄内的特色咖啡馆,性格的老板,低调的顾客,共享一个隐秘的空间,彼此又有着默契的连接,既隐秘又相通,于是生命的故事悄悄诞生。
你是要CHEESE CAKE,还是手指泡芙?
你是要一车海芋,还是一笔赔款?
你是要存钱 ,还是环游世界?
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姐妹共同开咖啡馆,追求想要的生活的故事。暂且不论电影的剧情是否真的空洞,细节是否真的缺乏,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缺乏互动,是否真的是一部没有灵魂的文艺片。但从片中让人联想到张盛舒老师的多元缘生论。
多元缘生论,通俗一点讲就是: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
故事发生在台北,在一间以物易物的有点奇特的朵儿咖啡馆里,人来人往,客人们可以彼此交换各自拥有的物品,赔款换海芋,木马换吉他,两首老童谣换一本旧书,三十五个城市的回忆换三十五封情书……一开始,姐姐朵儿想换到一套骨瓷,妹妹蔷儿想换车子;姐姐想存钱,妹妹想环游世界。姐妹俩都为着各自想要的生活努力着。可是最后姐姐却用咖啡馆的股份换了三十五个城市的机票,妹妹接过了姐姐的理想,成为了咖啡馆的主人。
最后一幕,姐妹俩的母亲在抱怨:“本来是一个要存钱,一个要环游世界。现在变成一个要环游世界,一个要存钱。”在一旁听的司机一脸苦恼:“我不懂哎,哪里有变啊?”两个女儿微笑。随后,朵儿把头伸出明黄色的出租车,迎面而来的风吹散她的短发,仿佛闻到公路上海风的咸腥。她的眼眸坦白明亮,她用淡然的方式拥抱自由。心理的台词是:给我,想要的生活。
朵儿想要的生活是开咖啡馆存钱,在追求这一想要的生活过程中,环境让她主观想法变了,她愿意放弃咖啡馆,放弃存钱的梦想去追求新的理想生活——环游世界。
蔷儿本想买车去环游世界,但在咖啡馆呆着的日子,让她改变了,环游世界不如当咖啡馆主人来的有意思。
世事变迁,身边一切都在变。当初想经商发财的人,也许现在只想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当初想做画家的人,也许现在只想开个点心店。更有甚的,当初人见人夸的天才少年如今投身打工潮流为生活奔走;当初经常挨训的顽劣儿童如今成为商界奇才。当初温柔可人的少女如今成为世俗的妇人;当初姿色平平的女孩如今却是干练的职场丽人。一种因,却有多种果。
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同样,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也不一定有恶报 。但我们依然要行善,积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最后结果与当初的想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也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