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寡年”传说成为不结婚的理由

(2010-03-10 09:05:35)
标签:

科技紫微星座网

寡年

传说

结婚

理由

科学

立春

原创

星座

分类: 张盛舒——命理探讨

  由于庚寅年的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所以农历2010年被看成是“无春年”,也就是大家常说“寡年”。民间中流传着“寡年无春,不宜结婚”的说法,导致2010年该不该结婚成为许多人困惑和烦恼的问题。今天“科技紫微星座网”就用命理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别让“寡年”传说成为不结婚的理由
免费批2010流年吉凶

  天体运行是寡年的罪魁祸首
  据民俗专家考证,“寡年”之说源于清朝,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年24个节气应该齐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立春是春天的启示,是希望的象征,也代表着男欢女爱。无春就无头,无头就无尾,所以民间觉得不吉利。

 

  为何会形成整个农历年会没有“立春”呢?那是由农历和阳历之间不同的规则造成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而农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有平年和闰年之分。每年的立春时间基本固定,而中国的农历月有长有短,有时还闰月,这样便会形成有些农历年中没有立春。由此可见会形成“无春年”,完全是天体运行规则本身使然。

 

  紫微十年桃花诊断书


  执着比迷信更可怕
  因为“寡年”无春,所以意味着爱情没有春天。因为孤鸾年有两个立春,所以婚姻上会遇到第二春,男人会出轨,女人会红杏出墙。这些逻辑显然很可笑。如此荒谬,可是很多人也都确信不移。

 

  虽然有科学的辩证,但对于“寡年”不少想结婚的人仍然望而止步,并且有许多人会用提前结婚或者延期结婚的方法来避开“寡年”。据数据统计2010年元月份的结婚人数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的结婚人数,大部分人就是为了躲“寡年”。

 

  会形成这种现象,其实与命理无关,与科学无关,只是一种思想惯性,由于流传了太久,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也是宿命思想很难根除的可怕之处。所以,对于一些过时的观念,我们需要时间慢慢导正,让大家从宿命的迷惘中清醒,用现代观正确的看待命理。若是执着不变,错误只会一直延续下去,甚至还可能落下遗憾。

 

  别以为“寡年”只是偶然光顾,每19年中就有7个年头是缺少立春的“寡年”,还有7个年头是双立春的“孤鸾年”,只剩下5个年头是“单春年”,按照民俗,有3/4的年份是不能结婚的,那么我们还要等多久?

 

  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婚姻中的不幸源于寡年?
  在“寡年”建立的婚姻会没有激情,会很容易破裂吗?其实幸与不幸是由个人的个性所决定的。当阳性个性的人(开创型及领导型,如七杀星、紫微星等)在婚姻中出现问题,此时将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和对策,而是会很自然的归咎于“寡年”结婚的问题上,这样永远也找不到矛盾的根结,不断升级恶化,最终导致婚姻的不幸。

 

  而阴性个性的人(支援型及合作型,如天机星、天同星等)则很容易受“寡年无春,不宜结婚”这种负面思想的影响,在婚姻中常处于不安、多疑、小心翼翼的状态下,一旦与对方遇到一点矛盾就感到恐慌,长期采用求全方式去迁就对方,而不是正面积极的去处理问题,这样委屈自己,逃避问题,又怎么可能幸福呢?

 

  2010虎年开运金牌套餐

 

  别让传说成为不结婚的理由
  不想结婚可以有很多理由,“寡年”便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而结婚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爱”。婚姻是否幸福与这一年是否有立春没有关,无论是哪一年结婚,总有离婚和白头到老的。两人结婚后能不能够相处和谐,绝不是由哪一年结婚而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看彼此的命盘合参如何。更何况即便是不相合的两张命盘,只要双方能了解自己,理解对方,找到适合两人的相处之道,愿意自我造命,愿意帮助对方造命,同样能够百年好合。

 

  我们尊重民俗,我们拒绝迷信。从科学的现代命理观,建立对人生和婚姻的自信。

 

  “寡年”挡不住我们的婚姻之路,2010年我们结婚吧!

 

12星座本周健康运

 

   原创文章,版权归“科技紫微星座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科技紫微提示各位网友
命宫主星有2个的,不分主次2颗主星的运势都参看

不知道自己命宫主星的网友,请点击本文的免费查询主星,进入所链接的页面后,输入您的阳历生日和出生时辰,即可知道自己命宫主星了。

 

2010年超级导航

12星座本周健康运
2010运势抢先批算

12星座本周健康运

现金好运大放送

 

12星座本周健康运
书写自己的姻缘薄

4
命格详批升级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