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住了3年,眼看着上海的进步,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别的不说,光是房地产,2年前,黄浦江边的汤臣一品开出了天价房,一平米要价11万人民币(合台币约130万一坪),当时还被笑是没有行情。但今年,临江房已经突破了一平米10万,如果把人民币升值考虑进来,合台币要一坪150万了!吓人吧!
但是硬件的设施可以快速提升,软件却没有办法。这么贵的房,在规划上很多地方却很离谱,竟然还有把厨房设计在屋子中央的!想想看,一间要价3千万(合台币1亿3千5百万),可是厨房在中央的房子,还蛮无奈的。
但很多国外来的人,由于看到施工品质不好,或是格局不佳,因此犹豫不决,买不下手的人,反而在这一波都没赚到;相反的,连看都没看,或是只因有人介绍就买的人,却莫名其妙赚到了,因为这半年,上海房又涨了至少30%,命运还真是蛮有趣的。
所以,入境问俗,别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否则,很多时候,你会很气,但心态一转换,又会让你好笑。
关于软件赶不上硬件的例子,有很多趣事。就以服务品质的改善好了,在上海餐厅,常出现让你哭笑不得的状况。
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一家有名的餐厅,我打电话去订位,问:你们晚上开到几点?
回答的服务员很有礼貌说:我们营业到晚上10点半。
我说:太好了,那我们9点多到。
服务员迟疑了一下,回答说:但我们通常没有客人就会休息。
我一愣,问说:那到底是几点?
服务员又迟疑说道:不一定。
我急了,问:那今天呢?开到几点?
他回答:现在看来没什么客人。
被打败了,问了半天,问了等于白问。
又有一次,在另一家名餐厅吃大闸蟹,服务员不像以前一样一问三不知,而是会很有耐心回答客人问题。
我们点完之后,服务员微笑问道:请问你的大闸蟹是要清蒸吗?
我愣住了,迟疑问道:还有别的做法吗?
服务员仍然面带微笑回答:没有,只有清蒸。
差一点被他打败了!
再一次,仍然是一家著名日本餐厅,去吃饭时,发现它们开始送饭后附餐,真好,服务更贴心了。
我们一行人,分别点了热咖啡,当咖啡送上来时,大家迫不急待的喝了一口,全部都吐出来,烧的太苦了!
我们把服务员叫来,抱怨咖啡太苦,服务员一脸狐疑,回答说:那旁边不就有糖吗?咖啡如果不苦,要糖干嘛?
又被打败了!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