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04/1/12 联合晚报‘命理专刊’同步刊出
了解命盘来因材施教,就不会在亲子关系中产生许多无力感!
你是否常常看小孩的一举一动,越看越奇怪,叹道:“唉!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心里在想什么?”
你是否常常看小孩的一举一动,越看越紧张,老是吓得爱在心口难开,冷汗直冒,说:“唉!是不是出生的时候抱错了?怎么这么不像我?”
你是否又常常看小孩的一举一动,觉得他行动迟缓,思想怪异,担心学校或社会不接受他,费尽苦心想要开导,却只落得一句冷到心坎里的回答:“妈,不用了!”
俗语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上天给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天下父母心,常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以为子女和自己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经过的酸甜苦辣,一股脑倒到子女身上。最后,心力交瘁地说:“唉!我小时候怎么不是这样子?”
科技紫微网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个性不是遗传,每个人都会因出生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个性组合,这种组合会影响人的行为模式。歹竹会出好笋,虎父也会生犬子。如果了解命盘来因材施教,就不会在亲子关系中产生许多无力感。而子女若是了解父母的个性,更能够促进亲子关系圆融。
举个例子,如果妈妈是支援型的巨门,父亲是合作型的太阴,女儿是开创型的贪狼,各位若对紫微斗数已经有基本的概念,则必然可以推测这个家庭相处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由于父母较保守,对开创型女儿喜欢求新求变,很难接受;女儿对于父母的唠叨保守也容易不耐烦,于是亲子关系容易紧张。但是如果反过来,妈妈是开创型,而儿子是合作型呢?相处的模式是否就会完全不同?历史上有个著名例子可供大家参考: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开创型的廉贞坐命。〔史记〕〔吕后本纪〕说她“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她的个性强悍,刘邦即位后大杀功臣,都是由吕后下手。从争天下的角度来说,不能说她有错,因为二十四史本来就是一部斗争史,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但是她与儿子孝惠帝之间却是一个因为个性不同而产生的悲剧。
孝惠帝是合作型的太阴坐命,个性仁慈柔弱。吕后在孝惠帝即位后,因为担心他太软弱会吃亏,不断杀死孝惠帝的其它兄弟以保他的王位。吕后最恨刘邦宠妃戚夫人及她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她召赵王进京,想把他杀掉,还没到皇宫,孝惠帝知道了,连忙跑到灞上迎接弟弟如意,一起入宫,起居饮食都在一起,让太后无法动手。这样过了几个月,一天早晨,皇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少,不能早起,吕后听到他独处,马上把他杀了。她又将戚夫人斩断手足,让她又聋又哑又盲,丢在厕所,称为“人彘”,叫儿子来观看。孝惠帝见后大哭,对太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于是开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最后病死。
后人猜测吕后逼死亲生儿子是否自己想当皇帝?但终其一生,吕后不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她虽大封诸吕为王,但仍奉刘姓为帝。所以,这是个性的悲剧。由于吕后不喜欢儿子的软弱,想要找各种机会锻炼他,不断在他前面杀人。要知道,古时候不讲人权,杀几个人不算什么。却没想到个性决定命运,孝惠帝不但没有因此成长为她心目中认定的帝王心性,反而更加痛苦,只好选择逃避,郁闷而死。可见亲子关系如果用不对的教育方法,结果是很可怕的。为人父母者,岂能不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