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企业的故事 |
好久不写企业的故事了,今天来说说生产协作,这可能只有在“国企”才会出现的现象。
企业总有一个“互相协助”的传统,在某些工序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要技术性不强,企业领导总会抽调一些管理人员“帮忙”,最近由于产品交货期紧的原因,企业要求管理人员利用中午下班和下午下班后的时间参与到生产当中,这些生产协作都是简单的体力活,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按照“互相协助”的传统,协助一下生产,缓解因生产带来的警长压力本无可厚非,但比较让人不解的是,这些“生产活”除了管理人员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参加外,其他时间的工作时间(14:00~18:00 4个小时)竟然没有安排生产工人去处理这些事情,似乎只要一开始由管理人员经手,这些事情就自然成为管理人员从头到尾需要跟进的项目了。e.....也许咱们的生产工人也忙不过来,OK!这个解释也算合理。
那咱就用数字来说话吧,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生产协作”
由于参加生产协作需要耗用午饭和晚饭时间,作为企业,一定就会解决这些管理人员的吃饭问题。
每次参加协作的员工大概都有20多人,午餐的标准大概每人5元,小计100元。晚餐的标准稍微高一些,大概会在7元左右,小计140元。这样参加生产协作一次的费用为240元。折算下来,每位管理人员的记件工资为2.2元/件。
如果以聘用临时工来计算。
记件: 2.5元/件(市场价),108件,共270元。
通过比较,聘用民工所发生的人工成本仅比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生产所发生的用
餐费用多30元。看来咱们的管理人员也很廉价啊!连民工都不如。/images/face/033.gif
另一个方面,正是因为生产协作,肯定需要耗费体力,失去一个午休,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一定会很down,下午上班出现错误的机率就会提高。一旦犯错,企业损失的经济和对个人的处罚,可是远远超过一天20元的补助标准的。
就企业管理而言,我认为体验式的生产协作,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提升企业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类似上面的管理协作,我认为已经不属于体验式的生产协作,而是把管理人员当成了生产员工,这种赶任务式的生产协作,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时间,空放着整个下午的工作时间没人去做。而让管理管理人员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加班加点,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带来了不少压力,有不少员工由于缺乏午休,对下午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错机率同比以往增加不少。/images/face/024.gif
企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还是在管理上不足,一方面,高层领导并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利用20%的管理人员去做80%的生产工人去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依然暴露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响应迟缓的弊病,做为生产管理者,就
应该提前预估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尽早安排人手,而不应该在赶着第
二天的前一天抽调管理人员参与生产。
不知道有没有做生产管理之类的业者看这篇文章,我不是进行生产管理的职员,但我觉得“临时性的生产任务”应该会是一种生产调度不合理的体现。企业太多这样临时性的任务,应该不是太好吧!
企业总有一个“互相协助”的传统,在某些工序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要技术性不强,企业领导总会抽调一些管理人员“帮忙”,最近由于产品交货期紧的原因,企业要求管理人员利用中午下班和下午下班后的时间参与到生产当中,这些生产协作都是简单的体力活,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按照“互相协助”的传统,协助一下生产,缓解因生产带来的警长压力本无可厚非,但比较让人不解的是,这些“生产活”除了管理人员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参加外,其他时间的工作时间(14:00~18:00 4个小时)竟然没有安排生产工人去处理这些事情,似乎只要一开始由管理人员经手,这些事情就自然成为管理人员从头到尾需要跟进的项目了。e.....也许咱们的生产工人也忙不过来,OK!这个解释也算合理。
那咱就用数字来说话吧,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生产协作”
由于参加生产协作需要耗用午饭和晚饭时间,作为企业,一定就会解决这些管理人员的吃饭问题。
每次参加协作的员工大概都有20多人,午餐的标准大概每人5元,小计100元。晚餐的标准稍微高一些,大概会在7元左右,小计140元。这样参加生产协作一次的费用为240元。折算下来,每位管理人员的记件工资为2.2元/件。
如果以聘用临时工来计算。
记件: 2.5元/件(市场价),108件,共270元。
通过比较,聘用民工所发生的人工成本仅比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生产所发生的用
餐费用多30元。看来咱们的管理人员也很廉价啊!连民工都不如。/images/face/033.gif
另一个方面,正是因为生产协作,肯定需要耗费体力,失去一个午休,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一定会很down,下午上班出现错误的机率就会提高。一旦犯错,企业损失的经济和对个人的处罚,可是远远超过一天20元的补助标准的。
就企业管理而言,我认为体验式的生产协作,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提升企业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类似上面的管理协作,我认为已经不属于体验式的生产协作,而是把管理人员当成了生产员工,这种赶任务式的生产协作,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时间,空放着整个下午的工作时间没人去做。而让管理管理人员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加班加点,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带来了不少压力,有不少员工由于缺乏午休,对下午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错机率同比以往增加不少。/images/face/024.gif
企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还是在管理上不足,一方面,高层领导并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利用20%的管理人员去做80%的生产工人去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依然暴露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响应迟缓的弊病,做为生产管理者,就
应该提前预估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尽早安排人手,而不应该在赶着第
二天的前一天抽调管理人员参与生产。
不知道有没有做生产管理之类的业者看这篇文章,我不是进行生产管理的职员,但我觉得“临时性的生产任务”应该会是一种生产调度不合理的体现。企业太多这样临时性的任务,应该不是太好吧!
前一篇: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