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465c08d3naa94443078bc&690
文:遥遥
我是一个胆小的姑娘,见了什么虫子都怕。暑假下乡时,我自然避免不了要受到虫子的“攻击”。所以,一到家我就做好防御准备:时刻盯着我的腿,防止蚊子来“骚扰”我,这些坏家伙最爱叮的地方就是我的腿,把上面“变”出许多小红点,使我欲哭无泪。
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说:“我早有防备。”她从房里搬出一盘蚊香。有了蚊香,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不一会儿,我的腿上还是被咬了一个大包,这让我哭笑不得。
不仅是蚊子会欺负我,有时家中的蚂蚁也会让我吃尽苦头。这一天,爸爸把下载的《别惹蚂蚁》放给我看,它让我懂得要保护弱小者,而不能欺负它们。看了电影后,在我身边却发生了一连串的奇怪的事情。先是有一只蚂蚁爬到我的背上,后来妈妈和奶奶身上也都有了一只蚂蚁。
“你们没惹蚂蚁,蚂蚁却来惹你们了。”爸爸笑着说。
晚上,爸爸突然发现了一只蛾子,他让我去拍掉它。我连连摇手:“不不,你去拍,你去拍。”
“哎,真拿你没办法,我小时候还给青蛙开过刀呢!”爸爸得意地讲述起他的光荣“经历”。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乡下真的是一个虫子的世界。你听,耳边传来了蝉的鸣叫声,它们叫得那么欢快,那么投入。而每到夜晚,纺织娘“瞿瞿瞿”的声音宛如一支动听的催眠曲,送大家入睡……
写在后面:
为遥整理作文,写这篇博时,耳边传来的正是纺织娘的歌声,一阵又一阵,源源不断地传来,仿佛潮水一般温柔地冲刷着“沙滩”。仔细听,你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声音亮丽,节奏鲜明,是标准的男高音;有的连成一气,不留间隙,仿佛多声部的合唱;还有的唱唱停停,声音忽高忽低,如同抒情的连接音一般……这动听的《虫之歌》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很自然地回想起了小时候我与虫子的故事。
印象中,夏日夜晚,小河上总是飞舞着无数的萤火虫。它们挑着小灯笼,翩翩起舞。萤光与星光交织在水面上,随着水波一起摇曳出迷幻的感觉。在屋外乘凉时,偶尔也有一两只迷路的萤火虫闯入孩子的地盘,于是,大家叫喊着追着萤火蹦跳。
我上幼儿园时,患了猩红热。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有一天晚上,爸爸带我沿河边散步,边走边捉萤火虫。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满满一罐。透明的玻璃罐里,萤光一闪一烁,像天然的霓虹,蔚为壮观。
回到家中,来到蚊帐之中,拧开盖,爸爸把萤火虫全部放了出来。于是,蚊帐中出现了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景象:
许多萤火虫在帐中乱舞,银色的光芒上下翻飞,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奇异的轨迹,令人眼花缭乱。飞累的萤火虫停在蚊帐上小憩,那忽明忽暗的蚊帐便好像眨起了眼睛。当时幼小的我肯定是使劲地拍着手掌,大声呼喊着的。那些闪烁的萤光应该和我眼里的亮光交相辉映着吧!现在回想起来,那情景大概可以用“满床萤火一帐星”来形容吧!
其实,我与虫子真的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我们曾经用秸秆套在蝴蝶的身体上,看它如何怪异地飞翔;比如我们遍野寻找所谓的“水牛”——一种长着长长触角的昆虫,找到了却不敢轻易下手;比如我们将捉到的知了烧红了剥去壳吃……这些故事,这些经历是现在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吧!每当夜晚走过小桥再也看不到漫天飞舞的萤火时,我总有些遗憾:消逝的萤火虫带走的是一份童年的回忆啊!我如何能够仅靠描述来让孩子体验萤火飞舞的壮观呢!可是,孩子又到哪里去寻觅那缭绕的萤火呢?好在,窗外还有纺织娘动情的歌声,这至少还能让孩子感觉——这里原本也是一个虫子的世界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