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码字存档 |
伦交所发言人称:2005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目标就是银行
禹刚 2005年02月02日
“2005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目标就是银行。”昨日(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伦敦证交所新闻发言人凯瑟琳·玛缇逊(Catherine Mattison)女士向记者透露。
同日,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伦敦证交所有可能成为纽约证交所、香港联交所之后,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上市的新选择。
中国银行一位内部人士昨日则向记者表示,在上市地点选择的问题上,中行一直保持谨慎,为今后遇到的新情况留有余地,“你看我们网站上,以及行领导各个场合的讲话,很注意不提及任何一个具体的地点。
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曾披露,由于赴纽约上市成本高昂,且美国的公司治理规定要求严格,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考虑避开纽约,仅在香港特区上市。但接近某国有银行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考虑到募集资金数量、对国内A股市场的影响,以及通过股改上市改善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单独香港上市难以满足四大行的需求。
龚方雄表示,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监管体系,选择上市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环境、监管力度、对公司的认可度等因素。他认为,中行和建行股改上市的进程目前来看“不如预计中的乐观”,两家银行直到现在还没有如期公布自己的战略投资者,“此前,两行都乐观地表示会很快找到国际战略投资者,但目前来看,步子已经慢下来。”“国有银行的上市难度比预想的要大。”他强调。
而就在前天(1月31日)中行的新闻发言人王兆文透露,由于与潜在战略投资者的谈判还在继续,无法按照此前公布的时间表公布战略投资者名单。他又一次强调,“关于上市的时间、地点现在也无从确定。”
此外,龚方雄认为,虽然纽约证交所上市费用较高、监管较严,“但这不一定是主要原因,几大国有银行在选择上市地点方面,应该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昨日接受记者询问时,中行、建行和工行都表示,上市地点的选择目前没有“任何决定”。
伦敦证交所咨询总监董福德(Fred Stone)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欧洲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简单明了且更加合理,在费用上也非常划算。他介绍,在伦敦上市最高费用为19万美元,年费仅为3万美元,而在纽约证交所,这个数字高达50万美元。“举个例子,在纽约证交所,像GE这样的大型企业,每年光各种手续费就是一大笔支出。”
在美国实施严厉的上市公司监管法律《萨奥法案》之后,伦敦证交所开始在国际业务上同纽约证交所开展更多的竞争,近期,伦敦证交所不但吸引了韩国锦湖轮胎(KumhoTire)上市,而且利用和香港联交所的特殊关系,成功吸引国航(AirChina)在香港公开发行的同时赴伦敦上市。
为加强对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攻势,伦敦证交所去年10月25日在香港设立其亚太办事处总部。根据伦敦证交所与香港联交所的协议,利用两地会计准则和公司监管要求相近的优势,在这两地上市的公司只需提供一份招股书即可。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指出,国航案例为内地企业开创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模式,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又有了新的通道。
而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伦敦证交所的玛缇逊女士不同意英国比美国监管力度弱的看法,她引述一家美国著名咨询机构的数据表示,“在过去的7年里,在公司治理方面英国公司达到了世界最高的标准,这与伦敦证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分不开。”
前一篇:“股神”巴菲特看好宝洁收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