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粉

标签:
粉饮食 |
分类: 记录 |
这是一家粉店,一间不大的店面,但是布置的很精致,老板是个约莫30岁左右的小伙,从店面的布局看得出,这是一个有些情怀的人。
吸引我的,首先是映入我眼球的那墙上密布的磁带,我数了下,整整有100张,哇,小时候哪个小伙伴若有这么多张磁带,那家境一定是很不错的。
我凑近仔细看,发现有许多小时候的回忆,此处省略几十个字,新浪博客说敏感,不给显示
咦?怎么还有张成龙的专辑?
成龙出过专辑吗?大哥不是武打影星么?囧
现在的小孩子,应该对这些磁带很陌生了,但我们小时候,磁带和录音机,不知道伴随着我们度过多少童年的时光。我现在还记得,小学时,有个同学家里给他买了台单放机(不是随身听,单放机是放磁带的,随身听是放置光盘的),那可把我们周围的同学羡慕的。
后来上初中,家里为了学习英语,给我买了台录音机,而对我来说,英语学不学那是表象,但那个录音机确实发挥了它不少作用,当然,绝大部分时间,播放的都是流行音乐歌曲啦!:)
话说回来,这家店的(拌)粉,味道还是不错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其实说到粉,北方人以面食为多,而南方除了大米,粉的种类,也是各式各样的。
说起粉,首当是广西的粉,而广西的粉,也是众多当地粉是种类最多的,如众所周知的桂林米粉(卤粉),柳州的螺蛳粉,南宁的老友粉,味道都是极好的。
广东这边的天气,湿气大,所以在众多粉里,算是最为清淡的,比如揭阳的裸条粉,虽说味道清淡,但很受当地人欢迎,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广东这地方生活久了,自然也会习惯这边清淡的口味。
湖南的米粉,多数泛指常德的米粉了,再加上个虎皮蛋,味道自然不错。
贵阳的花溪粉,前些年在外地仍有身影,但后来不知怎么,这几年越发少了,其实贵州的羊肉粉,味道也是极好的。
南昌的拌粉,当地人多用来当早餐吃,但奇怪的是,拌粉出了南昌来到外地,反而变成了正餐,这个跟桂林当地人吃卤粉的习惯相似,我去过桂林不知道多少次,发现有两个习惯,一是早上吃卤粉,中午和下午反而很少吃,二是一般正宗的卤粉店,往往是按两来售卖,比如问你需要二两还是三两,而那种按碗或所谓套餐售卖,往往味道都不正宗,或者压根就是售卖(忽悠)给外地人的,当地人很少(吃)。
云南米线也是非常出名,当地吃米线的规格,往往从配套的小碗就能看的出来,小碗配菜越多,一般米线越丰富。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安徽也有米线,配上那种用豆腐炸过的酱料,味道确实不错。
前一篇:颠倒黑白的新浪博客
后一篇:gitlab活动会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