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向上生长》有感一二

(2022-04-26 09:18:48)
分类: 感悟
  这两天在读九边的《向上生长》,对其中一些作者的观点,很是赞同。

  这本书是 @ottomu 之前推荐给我的,在此之前,我偶尔也在头条上看到过九边发的一些内容。

读《向上生长》有感一二


  在开篇的时候,作者提出了一个常见的观点:为什么要学习?而回答并没用传统老套的说法,而是引用了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来回答这个问题。说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最后都是思路一条。比如一个炉子不添加柴火,人不吃饭。。汽车不加油或充电,系统最后都会坍塌,直到熄灭或死亡。

  这个趋势就叫“熵增”。反过来,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输入的能量,比如柴火、汽油、电力等,这些就叫“负熵流”,一个人吃饭需要负熵流,精神上自然也需要负熵流,否则时间久了思想和脑袋就会麻木,空白。

  我认为这个很好的解释了“人为什么要学习?”的这个问题。从前我看王安石的《伤仲永》,到后边很是疑惑,为什么一个本天资很高,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最后却变成了普通人?其实说到底,王安石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即便天赋再高的人,如果持续不学习,最后也会变成平庸的普通人。

  用前边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方仲永因为持续没有新增加“负熵流”,不去学习新的东西,最终导致思想枯竭。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就是作者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自己其实并不熟悉的陌生人,而这个陌生人一直都在跟你较劲,比如你想学习一会,它便会想放弃或者引诱你玩游戏等,前者我们称为“逆趋势”,后者称为“顺趋势”。“逆趋势”很难,而“顺趋势”就很容易,就像某个电影里的台词:穷人谁都会做。

  既然有人一直在跟你作对,所以就尽量不要做跟它太作对的事情,或者换一种说法,尽量做一些逐渐改进的事情,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一个跟它作对的、很高的目标。

  比如首先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做事情把目标切割开,如你想让自己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就不要一开始强迫自己每天读不切合实际数量的书籍,而是从小的目标开始,比如每天先试着读2页、3页。。。有时候时间充裕可以多读些,有时候不想读可以少读一些,尽量不要跟体内的另一个“我”关系搞得太“僵”,让他慢慢地逐渐跟你达成一致目标。必要的时候,适当的奖励自己,也就是奖励给另外一个“我”,也是很不错的呢。

  我于是联想到,我们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常教育我们,从小要立下伟大的目标,要坚持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的方法并不一定对,嗯,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教育思想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至少我认为不适合我们中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当然,我这里也承认我自己也是其中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由此可见,教育很重要,认清现实,认清自我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制定过高甚至难以实现的目标,那是不切合实际的。

读《向上生长》有感一二

  这本书的文笔,很是像那种公众号大众文笔的写法,没有传统文字的那般苦涩,而是风趣又不乏一些幽默,让人阅读起来很是舒适,就像我一天时间读了一大半仍觉得意犹未尽,对其中一些提出的思考和道理颇为赞同。当然,有些道理我认为可能是作者站在其自身角度或经历,并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人,阅读的时候,稍注意留意区分,不要盲目完全相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