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君臣萌,通约也。天下器,以贤举。举公义,辟私怨。义为政,不下比
(2013-09-03 03:45:33)
标签:
墨子契约责任公义尚贤文化 |
分类: 墨学旧文 |
7.2君臣萌,通约也。天下器,以贤举。举公义,辟私怨。义为政,不下比。[1]
【释文】:
类似“杀盗非杀人也”,可以说“官员非人也”。在墨家的意识里,天子就是守法执法、扶困救难的工具。各位没看错,在墨家眼里王公大人们确实就是“工具”,此所谓“天下器”。“君臣萌,通约也”。这句话是说:“君”同时是臣子角色和具有职责,其职责是人们的通约。理解这句话涉及《墨子》中的特殊三字词用法。简单一点也可以理解为:君臣的职责是人们的通约。含义差不多,只是丢掉了“百姓的臣子”这一面含义。《墨子》中与儒家一样将官员称为“臣子”,说臣子要忠于君王。但同时又称君王要忠于百姓。其中原因就在于,墨家继承了古之道术的传统认识。认为百姓是君王之母,天父民母。这种观念,在《帛书老子》中也有体现。其中说人们熙熙攘攘,而君王独如婴儿。很明显相对于婴儿的就是父母,也就是说那些熙熙攘攘的百姓是君王的父母。再结合《老子》其他内容可知君王之父是“道”,那么百姓就只能是“母”了。2000年来人们都被称为“子民”,读到《老子》和《墨子》的相关内容,也觉得不可思议。
王公大人、贤者的职责是“举公义,辟私怨”。通过案例法将人们的共义提取出来,做为公义。以这种公义去治理天下,那么天下人就是被自己所治理,而不是被其他人所强制了。至于选天子等内容,在前面已经反复了几次,这里就不再重复。仅提一下“不下比”。这个“不下比”指的主要是君王不能与部分人结党,这是君王不得偏党。也指阶层之间不能各自结党,实际就是指社会各个阶层不能分离,不互相隔阂。墨家组织本身就是由很多分散的小组织组成的。巨子腹朜在秦王面前顶撞说:你不能代替法律。墨者的三个培养方向,除了谈辩者之外都不属于出仕类型,都以成为人群中的贤者做为培养方向。墨家怎么可能主张不结党呢?今人不知党之含义,也不知天人之分罢了。如果社会实施墨家的整套构想,这个社会就属于全体民众的。那么人们自然不会结伙对抗社会。墨家的组织并不是要对抗社会,而是要服务社会。要团结起来尽自己的力量去阻止战争、救助百姓、传播生产生活知识。没有组织,凭个人力量能行吗?假如对抗黑暗是黑社会,那么墨家被说成“黑社会”,就是荣耀。是2000年来人们的意识不正确,而不是墨家的做法不正确呀。
[1]《经上》「君臣萌,通约也」。《亲士》「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