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博会杂谈 |
让虚拟更真实
世博会随想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以及各国先进的工业展品,如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等等。回顾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世博会上的无数个“第一”,从蒸汽机、电灯、电话到电影、电视、汽车和飞机,一次次地引起世界的轰动,一次次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心剂。那时候的每一届世博会,或许都是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之印记,每一次世博,都使得这个社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随着交通状况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频繁,新技术新发明早已经不需要通过世博会才能得以展示和交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后,世博会“过时论”的观点开始出现,最早发出这种声音的是美国。作为历史上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他们认为世博会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了,美国于2001年4月10日宣布退出了国际展览局。
其实,说世博会“过时”是有些过头,至于世博会因该如何改革如何呈现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此外,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世博会从功能上也正在发生转变。虽然“技术中心主义”是世博会曾经最鲜明的旗帜,然而,后来的世博会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人文精神,关注环保,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当世界各国美轮美奂的场馆及展示让你眼花缭乱,当金色少女和小美人鱼等众多世界各国的国宝首次走出国门来到世博园,当全球美食和文艺演出汇聚上海的世博舞台上,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新技术的展示已经开始让位于国家营销了,世博会已经变成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输出、形象展示的超级秀场。
这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将具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以三维游园的形式搬到了网络上。当你进入网上世博会主页,世博会园区的3D场景即刻呈现眼前——蓝色清澈的黄浦江上,有若干游艇来回穿梭。卢浦大桥的两边。五大永久性标志建筑“一轴四馆”以及各个展馆映入眼帘。园区和展馆的景观有多种视角。远观、近赏、平视、俯看,每个角度都是不一样的风景。网上世博会的场景非常逼真,基本与真实的展馆保持一致,浏览者可以一步步从户外走进室内,参观馆中的展出项目。浏览者还可以将玻璃橱柜中的展品“拿”起来,翻来覆去地观看展品的每一个细节。网上展馆分为“浏览馆”和“体验馆”两类。在浏览馆中,访问者可以看到实体展馆建筑和馆内展项内容的真实再现。更有趣的是体验馆,由参展方自行开发建设。这些展馆的设置,突破了实体展馆空间上的限制,将网络空间可无限拓展的优势挖掘出来。参展方可以补充实体展馆中没有列展的内容,并最大程度地展现自身的文化特色。网上世博会包括展示、互动和活动三部分内容,其中展示部分的功能在世博会结束后仍将长久保存,这将使得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届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上海网上世博会曾给予高度评价:“网上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革命性的创举。”
网上世博会虽然是虚拟的,然而,观众的感觉却是很真实的。在世博会现实园区及场馆筹建既耗资又耗时的现在,尤其在世博会现实园区及场馆里人满为患的今天,我们何不为网上世博会的创举而喝彩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虚拟来得更真实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