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艺术涵养生命——建湖县实验小学艺术教育工作交流材

(2010-04-03 11:01:53)
标签:

教育

分类: 领导讲话

用 艺 术 涵 养 生 命

——建湖县实验小学艺术教育工作交流材料

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近年来,积极践行“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办学理念,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优化艺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用艺术涵养成学生的生命,逐步形成了“全员普及、打造特色、辐射引领”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盐城市艺术教育实验中心”、“盐城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还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认真规划艺术教育,构建学校艺术教育愿景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先后成立了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每个校区明确一位副校长分管艺术教育工作,教导处统筹开展艺术教育以及计划制订与落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和充分的调研,制订了《建湖实小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根主线、两项指标、三项工程“的工作目标。

一根主线:以地方戏“淮剧进校园”为主线,学生在校生活中每学期都要进行淮剧知识学习与训练,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校园内产生支撑点与生长点,使其得以延伸与弘扬。

两项指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淮剧训练和乐器练习,保证学生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乐器,会唱简单的淮剧曲目。

三项工程:全力打造淮剧进校园、电脑绘画、书法三项工程。编制出淮剧进校园的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电脑绘画训练,在普级的基础上提高层次,提升作品的品味;不断开展写字练习,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兴趣浓、有悟性的学生进行提高。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在艺术教学中,我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渴望和审美情趣。

1.优化艺术学科教学内容

首先,建立起完善的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显性层面上,构建出音、美艺术学科课程、艺术环境课程;在隐性层面上,构建出语文、数学、体育、思品等基础技能学科艺术渗透课程。在发展层面上,邀请名家名师编制淮剧进校园的校本课程《水乡的旋律》。校本教材既融合了传统学校的精华又充满了现代气息,为学校艺术教材增添了活力。这两大课程横向穿插、纵向交流,整体上优化组合,形成了富有实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开展艺术学科教材的内容调整。在音乐学科方面,调整一些西洋乐、打击乐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视唱教学,加入一些反映建湖水乡风韵的舞蹈内容,并把地方戏剧——淮戏引进课堂。加大对淮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并且尝试以开设淮剧课的形式,参与淮剧演员的初级培养工作。0710月我校为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扶持苏北专项会议”提供现场,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在美术学科方面,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其知识难度,并补充进一些体现建湖地方民间艺术的内容,如剪纸、编织、彩塑等,分年级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教学中,既弘扬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深化艺术学科课堂教学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强化艺术教育,我们紧扣“有效”,抓实常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考核学生,测评教学质量。音乐考乐理知识、识谱能力、演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美术考理论知识、绘画技能、美术欣赏等。

音乐方面。把竖笛、口琴这些普及面广的吹奏乐器引进课堂,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视唱能力、识谱能力、欣赏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提高;结合建湖地方特色,开设地方戏——淮剧欣赏课,使地方戏曲在课堂上得到延伸,得到普及。一学期中,开设两节淮剧表演课,使学生对家乡戏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投身地方艺术发展的理想;根据教材的安排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增加地方音乐游戏,以及反映水乡风情歌舞教学。

美术方面。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捕捉家乡最美的事物和场景;充分挖掘艺教资源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安排体现地方艺术的剪纸、彩塑、编织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世界名画、富有特色的名胜风景等引进美术课堂,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欣赏。

其它方面。语文学科中注重书法艺术渗透,朗读教学中注重创新艺术情境,体育学科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形体美,数学课中,巧借精美的多媒体投影画面和轻松愉快的音乐,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心理……

由于我校重视优秀的地方民间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既保持了艺术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流的艺教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队伍是做好艺教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的艺术素养对艺术教育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在业务素质方面,本着“总体高规、分层要求、突出重点、不断推进”的原则,创建一支学历超标,基本功扎实,业务过硬,特长鲜明的教师队伍。如音乐教师在基本功过关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能视唱五线谱,每位教师都要精通一种乐器作为硬条件,通过“加压力”“搭台比武”等举措加强青年教师艺术能力的训练,促使老师自我学习,不断提高。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向音、美教师布置适度的教研任务,帮助教师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要求每位老师每周撰写教学札记和读书笔记,每月写一份优秀教案,每学期上一节教改汇报课,每年举办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让教师在锻炼中成长,走出了一条师资培训的新路子。

另外,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每年安排二十多人次艺教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先后邀请全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来校举行民族乐器演奏音乐会,对我校音乐教师和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邀请省群艺馆编导王爱国、市歌舞团团长李祝刚、市群艺馆的吴馆长来校指导艺术工作。我校还常年邀请省书法协会的书法家为我校的专职指导教师。一系列的措施,引领青年教师与专家、大师们亲密接触,去感受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净化,理论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开阔,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进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滴滴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彭海霞等二十多人次的老师参加省市县艺术类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手工制作比赛获一等奖,两节录像课参加全国比赛获一、二等奖,七十多篇优秀教案设计参加省市比赛获一、二等奖,有5名老师被国家教育部艺教司评为“优秀美术指导老师”。目前,学校有专职艺术教师16人,其中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7人。几年来,音乐、美术专职教师撰写的论文、教案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的有五十多篇,兼职老师也有二十多人次的文章在相关比赛中获奖交流。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艺术教育形成特色

我校本着艺术教育“校有传统,班有特色,生有特长”的目标,以活动课程为载体,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艺术教育的课外活动。

首先,学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我校在各班成立文学、曲艺、手工、绘画、棋类等班级兴趣小组外,还专门成立了声乐、器乐、舞蹈、书画、歌咏、电脑绘画等20多个1000多人参加的校级社团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做到活动计划、活动人员、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指导老师“五落实”,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全程考核,把活动课纳入课时计算,明确专人督查,统一组织验收,把考核成绩融入教学实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校不具备辅导条件的项目采取与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办,请他们代培的方法,鼓励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士家中培训的方式,努力做到艺术教育在全体学生中普遍开花,又选择特长明显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为促进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我校每学年都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十四届。每次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用歌咏、舞蹈、书法、绘画、课本剧、曲艺等形式展示。参加全国第六届艺术节广场演出的舞蹈《鼓声咚咚》就是从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发现并改编完成的。每学期都能结合重大节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六·一节举行“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书画比赛,国庆节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演讲比赛,平时鼓励学生参加业余培训和艺术考级。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又使学校从中收获了荣誉。学生表演的舞蹈《鼓声咚咚》、淮剧《小哥儿俩》在江苏省中小学文艺调演中都获得一等奖,其中80名学生表演的大型舞蹈《鼓声咚咚》在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广场演出,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对这一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06年全国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在我校进行。我校1000多名学生排练的大型广场舞蹈“艺教春晖”节目受到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司司长 万丽君的高度赞扬。07年盐城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我校近五百名学生排练的“绿茵霞光”节目应邀参加演出并获一等奖。08年我校学生排练的大合唱《大海呀,故乡》等歌曲参加盐城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获二等奖。09年我校参与研究的“全国农村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教研活动的研究”课题获教育部一等奖。另外,淮剧《爱心无价》、舞蹈《弯弯的月亮》、《童仙子》参加市艺术节比赛均荣获一等奖。近几年中,我校学生在全国、省、市级以上书画比赛有数千人次获奖。

五、不断添置教学设施,为艺术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在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校既注意到“软件”建设,又重视“硬件”建设,实行“两手抓”、“两手硬”。近几年来,先后投入了几千万元,在东西校区兴建了一幢科艺综合楼和儿童剧场,并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设施。目前,已拥有标准的艺教办公室5间、书画室、器乐室、舞蹈房、语音室、电教厅、演播厅等30多个专用教室。

为使艺教活动训练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先后购置了三架钢琴、八架电子钢琴、数十座石膏像、五台数码相机、2架摄像机、上百台数码投影仪,五百多台电脑及多媒体设备,已具备了训练、演出、摄像、制作、艺术加工和播放的全套能力。学校投资8万多元组建了学校钢管乐队,有架子鼓、小号、圆号、中音号、长号、萨克斯管、单簧管、电子琴等乐器,又投资4万多元投资组建了两支学校鼓号队,另外再花费8万余元添置了演出服装和道具。

为强化学校的艺教特色,学校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平时的训练,所需物品的添置,外出比赛,有功师生的奖励等支出均“一路绿灯”。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艺术教育工作的经验,反思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奋力开拓,使艺术教育真正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一生幸福奠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