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懂礼仪的绅士淑女 |
很多中国男人为什么缺乏修养,不重礼仪,不尊重女性以及任何弱者?
抛开传统文明的沉沦以及国力衰退带来自尊和自信的丧失的大背景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两个,第一是专制控制下个体的猥琐,如对官府和强权的膜拜;第二是对物质饥饿和贫寒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如插队,不尊重秩序等。
虽然楼上有朋友说得好,绅士风度的确与个人收入和地位有一定关系——当你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越多,力量越强大,你当然越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对弱者充满善意的微笑(因为他们对你没有威胁)。
【中国绅士】这本书,看上去是给男士们读的,也是男士受益的书,确实真正受益的该是女士们。为此再一次感谢羽西,为我们送来了一本"初冬的圣品"让我们能细细地品,慢慢地嚼,更能放在床头边回味……
该书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对女士的尊重。在许多细节中教男士们该如何尊重女士,这是当绅士的基本功。
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有些男士缺乏的是这种品德。比如地铁上抢座位;乘车时抢的士;交往中被婉转谢绝时,就露出龌龊的嘴脸,含沙射影的诋毁;……在此应好好地看看这本书!
然后,这本书也是检验女士们的一面镜子,男士们在努力学做绅士了,那我们哪?女士们如何成为配得上绅士的淑女呢?(这里的'配'不一定是结婚的对象,也是指与绅士交朋友,同相处,共处事。)在下给予男士、女士们大家的分享:
女人需要得到:
尊重
女人需要得到:
信任
女人需要得到:
理解
女人需要得到:
认可
女人需要得到:
鼓励
女人需要得到:
赞美
主题:《中国绅士》,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近心情繁复,主要是有多种情感冲撞,恨铁不成钢,心痛,惋惜,厌恶,鄙弃,不一而言,最后,留有余味的,还是更多的期望。
种种情感的究极原因,是因为羽西的《中国绅士》。
不想过多讨论羽西的文笔,或是她朋友遍天下的巾帼豪情和小女子意态,只是因为她在书中不算最严苛的厉数中国人的陋习(比起杨姓台湾人士的《丑陋的中国人》,好多了),我为此,汗颜。试想一个人,三番五次,被旁人数出缺点恶习,就好像那句老话,每次英勇承认,但坚决不改,下次继续照旧,甚至人前大言不惭。
自认,自己是爱国的,虽然做不到大人物的举足轻重,但关键时刻,还是想要中国越来越好,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的先生越来越好。实话实说,他自己都承认,他离羽西所提及的《中国绅士》,还有不止一点距离,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生活品位,他自认,现在的他,还是一名"草根"。
繁华和贫瘠,已经是不小的冲撞了,更何况是东西文化两个半球的碰撞,不亚于一场核爆。甚为欣赏羽西的一句话,品位是用金钱养起来的。这跟当年我的班主任说的一句话很像,一切美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人有钱的,也不少了,旁人不敢买的名贵跑车也敢买了,谁说中国没有钱人了?!但值得奇怪的是,这么有钱了,也没见几个羽西标准的"中国绅士"啊?!
谁说世界一直是在变化的,也许,羽西标准的"中国绅士"不好做啊,那没关系,我们采取"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我们先做自己的"草根",吸收"中国绅士"的精髓,有的放矢啊。
前段时间收到了羽西的《中国绅士》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看,被老婆捧在手里一口气看完了,结果,今天让他说说想法,就憋出了上面的这个想法。不容易了,一个上海女孩子,对于装束方面这么随意,不过对我的着装方面倒是在下功夫。
在我的印象里,文学作品里的绅士离我们不是很遥远。西装革履,举止文雅……在读到羽西的这本书之前,还真没有区别中西的绅士会是什么区别,至少没有把两位绅士放在一起对照过。
确切是说,应该是"绅士"离我们还有多远?西方叫做绅士,在东方文化里面不是叫这个词,应该说是一种习惯,一个人举止得体,谈吐文雅,像是古典文人的写照。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加以简单的改造,成为自己的东西,羽西在书里面借鉴了很多西方绅士的标准,从某个角度来说,把经济做为绅士的一个衡量标准(有经济条件才能达到一些绅士所具备的条件),对于国人来说,也许不能大众化。
我提倡务实,羽西在书里也提高了一些搭配方式方法和选择,很实用,不是说满身世界名牌就是绅士了,而是搭配合理,干净利落,举止、言行等方面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