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素黑才懂得爱自己
(2012-05-30 10:20:3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点评 |
王菲菲
初见
第一次在书店见到素黑的书,是素黑心疗系列《放下。爱》《一个人不要怕》《在爱中修行》《两个人的孤独》。这几本书的封面设计背景图与素黑是高度合一的,干净、素色、大自然;书名在正中间,简洁集中。
看到那些书的时刻,就给了我内心定静的力量。虽然还没听说过她,但这一套书和“素黑”这个名字深深印在了我心里。暗自猜测:这位作者一定是个笃定的人。
第一次读素黑的文字,有一种立即被吸引的感觉。朴素简洁的话语里蕴藏着很深的能量,也包含着关怀的温度。素黑的文字仿佛打开一扇窗,凛冽的空气扑面而来,给我带来安定感。这就是一位心性治疗师所特有的能力吧。
每天的工作繁杂忙碌,要带领十多名员工,在一个大企业中取得其他部门的协同支持,还要面对各方合作对象。电话、短信、邮件、会议,头绪众多。作为热爱生活,喜欢书籍和文字的女性,我也会在焦灼的时刻产生怀疑:我真的是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吗?
因为朋友介绍认识了网络那边的素黑,我找来她的近期作品阅读,很奇妙:当我拿起她的书读上几页,或拿起素黑设计的心语卡默念时,居然神奇地被治愈了。“别跟自己过不去。”“幸福,是在知足和自爱的心里才会开花。”字里行间舒服的间距,冷静克制的句子,对我而言都有神奇的疗效。
感受
编辑本书的过程,就是感受素黑的过程。
两个月时间里,基本上每天都会与素黑在msn上聊很久,点点滴滴,一一落实。msn那头亮着,就能看到素黑源源不断地输送想法,她想通过这本书传达给读者的东西。
认识之初,素黑告诉我,她选择出版商最看重的一点是:彼此之间是否价值观一致。如果仅仅把图书看做一种产品,为了争取到经济利益而出,忽略书本身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她所不能认同的。
“出版书,要杀树!出书这件事我不急,也不想多出,要做就必须做好,否则对不起那些树!” 素黑这样表达她的理念,她绝不肯粗制滥造,也不允许把出版做得太商业。她很珍惜自己的能量,也珍惜每一次要印成铅字的机会。在合作之初,我们把每一项细节前后都谈得非常详尽。这样做看上去沟通成本很高,但正因为素黑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团队抽丝剥茧,思路清晰,项目落实初时,进展顺利高效。
记得亦舒把自己的出版商比喻成娘家;素黑则把作者与出版商比喻成恋爱关系。这个比方很贴切,茫茫人海,我们都在寻找投契者。只有共同的价值理念,诚实的做事方式,如同“情投意合”,才可能把这场“创意工作的恋爱”持久地谈下去。作者都是潜心创作的人,我们能做的是为作者提供专业安心的服务。
纸质阅读强调质感,而素黑是一位极其认真的作家,对出产自她手中的图书给予了你无法想象的细致关注,如同一位园丁浇灌一株植物,如同生产自己的一个孩子。正因为此,素黑的作品是内容与形式合一的。手捧这本书的读者会感受到素黑的能量传递。从纸张选择、封面照片拍摄、文字行间距,到书中摄影作品的选配、心语卡的设计等等,素黑无不亲力亲为,用心表达,一丝不苟。她如同一位专注的手工艺人,在悉心打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素黑总在反复揣摩。
或许是生长在香港的缘故,素黑在具备艺术家感性气质的同时,还兼具守时、专业和严谨的职业素质,从不拖延。图书编辑过程总会面临争论或不同的意见。素黑很善于学习和接纳,只要把建议的原因说明,她总是很爽快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她是直言不讳型,不因为碍于面子而吞吞吐吐或妥协。因为直接,节约了彼此间试探的时间。
每次聊天或邮件以亲切问候开场,以真诚道别结束,有时候一句简单的 “我也要去菜市场买菜了,你好好吃饭”,就会感到素黑的温度——不浮夸、不诳语,认真生活,认真做事。
传递
从2009年至今,接触了很多身心灵读物,在自己觉得“别无选择”或“无路可走”时,书中的细语缓解了症状,也使得我们在机械化的生活节奏中听到另一种声调,懂得重新倾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而书,是改善心理状态若干种方法中最为便捷的方法之一。
“自爱”、“成长”、“自疗”、“进化” 、“修行”是素黑文字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说,素黑在探索的路上从未止步。从本书的 “爱成长” 、“修养爱” 、“爱自爱”这三大章节的内容中,可以看到作者已将更多的笔触集中在人的自我修养、生活禅上,素黑的视野、思想在不断拓宽,这也是为什么她所写的“爱”能与众不同,落实于心,让人豁然开朗的原因。
素黑的系列作品,单从封面来看,也能感受到她个性风格的细微变化。《好好修养爱》封面照片中明媚的树影、清晰的人像,传达出作者质朴化、明朗化的倾向,也体现了素黑的成熟与面对。真诚面对自己,使得素黑的书再次注满了能量。
素黑的文字风格如同她的着装,简约到极致,与如今流行的繁复华丽形成鲜明对比。读者对她的评价很有代表性:
“我的手机开机语,正是素黑说过的话:无须等待,自爱。”(瓶妖精)素黑的文字精到,可以当作适时的提醒,包括她书中附带的心语卡,如同一道符,忙碌如陀螺的现代人可以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在心绪不宁时拿出来给自己正向的暗示。
“第一次读素黑的书是在一个寂寞的机场,很多事情似乎也变得豁然起来。几年后一直读着,心情早已不复当初那般幼稚和迷茫,多谢素黑的文字,带我走出了青春的迷途。”(闹闹的微笑)旅途上带本书,素黑的书是很好的选择。旅行即是自我的一次找寻,希望能在陌生处疗养自己,抚平日常俗事造成的磨损。素黑的文字恰好能帮助读者净化自己,获得一种重生感。
“有人说看了素黑的书,没法听情歌了,或许正是因为看了,才更听得懂情歌。”(豆蔻小TT )如果情歌是用音乐的形式达到一种疗愈的效果,那么素黑的文字同样可以让麻木迟钝的心变得柔软,复苏细密的情感。
传播和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改善被透支的地球与人类,是我们这群人工作的核心价值。记得有位媒体朋友告诉我说:“你们这工作有点儿像菩萨,就是在传播好的精神食粮。”初听到这话我有点儿惊诧,这个高度我们肯定够不上,但此类读者反馈的确让我们从中获得了成就感。
能碰到自己喜欢的心灵书作者,并有机会把作者的书推广到更多人手中,产生正能量,这便是一种善缘。虽然出版工作与金融、地产业相比是投资回报率很低,用经济计算方法衡量似乎性价比略低;但只要想想自己投入出版业的“初心”,就会感到由衷的感恩惜福——被正能量包围,其实正是自己需要的工作。
“遇上素黑才懂得爱自己。”某位读者如是说。我找不到能比这句更贴切形容素黑的话了。读书、编书、传递,这一过程也让我在学习如何感受自己,感受别人。
遇上是缘分,好好珍惜,好好把每件事情做好,也是修行。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