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初衷

(2014-06-06 01:28:06)
标签:

娱乐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初衷

      确实没想到过“窃听风云”这个系列能拍到三部,因为片名就基本把这个题材局限住了。第一部很精彩,也新鲜,让观众领略了各种高精尖的窃听手段,到了第二部余温未了,再加上吴彦祖的重头戏,观众的兴趣点可能还好,但到了第三部,我想不出这部电影该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展现,我也确实是因为抱着这种疑惑才走进影院的。事实证明,影片“窃听”的这个主题已经完全沦为了一个在片中出现不多的技术手段而已,而且窃听这个手段并没有给整个事件带来关键性的逆转,“听”这个动词的意义不大,反倒是摄像头所带来的“看”才是整个故事的关键。

 

       因为是非节假日的非黄金时段,影厅的上座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女生,我脚着吧他们绝对跟我的来看的目的不一样(严重怀疑他们是来看吴彦祖的)。但如果是这个目的,他们恐怕要失望了,吴彦祖在这集里戏份并不多,扮演的是一个技术IT宅男,不修边幅。

 

       影片被赋予了一个特殊且庞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丁屋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一生可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最高3层(上限27尺/8.22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呎的丁屋,而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看完影片开头对这一历史背景做出的注释,顿感香港在英属时期内,连出台的政策都是针对国人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劣根性来的,可以说是家有男丁,鸡犬升天,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生男丁无疑能给整个家族谋得大福利,这让我们这些女娃娃们情何以堪。。。。难道一楼一凤才是最终出路。。。。当当啷当当。。。这真是男丁盖楼娶媳妇,女娃凤楼讨生活。

 

       麦、庄两位导演的“窃听”系列都是用一个港人的视角关注着港人的生活,所以三部影片都带有浓浓的港派风格,不单单是从取材上,都离不开香港这个金融高速发展的地域特性,从风格影像上都带有TVB的影子,那种TVB化人际相处的模式,TVB感十足的对白,片中九叔那句“你让我儿子喝西北风,让我孙子吃屎啊”让一干一直看TVB的剧迷们听起来格外市井,接地气。片中五兄弟一曲仙杜拉的《风云》,“是谁令青山也变,变了俗气的嘴脸。又是谁令碧海也变,变作浊流滔天。”传递的出的不仅仅是手足情深,也是这么多年来,港人对港人的情怀,对港片的情怀。


       影片大部分都是群戏场景,刘青云、古天乐、方中信、吴彦祖、曾江、叶璇、黄磊、周迅、林家栋的戏份几乎不分伯仲,就算是罗兰、郭锋、吴孟达、谷德昭这些只有几个镜头的黄金大配角也奉献了最有诚意的演出。其中古天乐算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但可能是因为承载量的关系,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刻画此人的心理变化及一些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因素,只是交待了他跟叶璇有一段旧情,但这个理由似乎又不足以促成当初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兄弟转而又背叛兄弟的这种转变。最让我脱线的一场戏是叶璇送给古天乐眼镜的时候,打开那一刻,我恍惚觉得这是一款最新的 Google Glass,并具有监听和透视功能。。。导演不想着这事我一直想着这事呢。。

 

      “地是用来种东西的,不是用来卖来卖去的。”周迅一语道破真谛,或许影片只是用了“窃听”这个金子招牌讲了一个当下社会对利益追逐忘记本我,牺牲一切的故事,但背后影射的却是香港金融地产的一些黑幕,导演这种意图很明显。不过,有时候帽子扣的太大往往不好往回收,这也是这部电影貌似有深度有广度却看起来含糊其辞的原因。最后想起了那句话,“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初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