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形容这部电影呢,带点时效性再加上很直观的说法就是一部《地心引力》版的《饥饿游戏》;讲的是未来世界里,一群小精英通过内部竞争促使共同对抗外族侵略的故事,片中的训练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数字化的零重力战争游戏中模拟战斗场景。既有有浩淼的太空特技效果,也有刺激人肾上腺素的竞技感。影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了深度和广度,在内容上也有很深刻的剖析,最难得的是娱乐性一点不差,里面有不少游戏场景,与观众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互动,代入感很强大。无重力的空间感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爽感和通透感。所以被口罩憋坏了的帝都亲们,这回可以到电影院透口气了。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3年来说,这部《安德的游戏》算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超级精彩的预告片也在网络上大热了一阵。尽管中文版来得比北美晚了一些,但它来的很是时候,弥填补了目前档期好莱坞大片不足的现状。国内观众也在此类似“饥饿营销”的阶段对影片累积了不少期待度,相信这种期待不久后就会体现在票房数字上。
影片属于有背景的“富二代”,所谓有背景的“富二代”就是根据畅销读物改编的作品,这两年大热的《暮光》、《饥饿游戏》都是此类型。影片的原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特(Orson
Scott Card),这部作品发表于1985年,曾获得星云奖及雨果奖,其续集《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发表于次年,也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所以说这部《安德的游戏》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一点不过。
而影片在还原原著方面也算做到了不功不过,因为本身经典就很难被颠覆,再加上时长有限,视觉化后更容易引发对原著内涵表现不足的诟病,但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恰恰就是观众对影片视觉效果的认可,跟深邃宽广有内涵的小说相比,影片更注重的是把书中的场景通过视觉技术呈现出来,这也是最吸引观众的一点。对于视效,影片花了不少心思,因为所有好看的场景都是室内戏加后期制作,所以没有3D版也不奇怪,相对来说IMAX版本意义更大一些,毕竟要想呈现外太空广阔没有比大银幕更具有表现力的了。
80年代的科幻小说要通过2000年的电影技术呈现出来,技术不难,难的是怎样在原著的基础上,让这部近30年前的科幻作品拿到现在来看依然很前卫,这就需要制作部门的一点创新。片中很多小细节都呈现得不错,车,飞船,外太空星球,包括乌泱泱的虫虫都让我们这些看惯好莱坞科幻片的观众产生了新奇感。
男主角安德·维金的扮演者阿沙·巴特菲尔德的表演是极好的,看过原著的都说他像极了原著中主角,尤其是他那双清澈的蓝眼睛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多么澎湃的心情都能瞬间恢复平静。个人觉得,这孩子本身就是片中的空气净化器啊,所到之处阴霾尽散,是神一样的存在啊!只要多看看他那双眼睛便能起到净化身心的作用,所以各位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阿沙前途无量是有目共睹的,外型充满灵性,演技也是日益成熟,之前在英剧《梅林传奇》中他扮演过一个小巫师,也是一个年龄最小的领导者,跟这部《安德的游戏》中角色冥冥中有了一种默契。
最后说说导演加文·胡德,可能听起来名字很陌生,但说起《金刚狼》就绝对不会让人陌生。这部在2009年最让人期待的电影,也让其制片方在票房上摔了一跤,还出现了未剪辑版想的泄漏事件。影片最终1.8亿美元的票房数字虽然在“X战警”系列中并不算佼佼者,但却足以让该片成为他的代表作,这部《安德的游戏》也算是一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