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2009-06-01 15:27:39)
标签:

老游戏

三十年

儿时旧梦

打油诗

休闲

分类: 【感悟杂谈的】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乌蒙流浪者的文章《三十年前,那些经典的玩具游戏伴随童年》,让我们又回到了过去,体验着我们儿时的快乐。他的文章提到了11个儿时经典游戏,分别是:斗鸡、捉迷藏、滚铁环、打陀螺、玩弹弓、捡石子、打宝(桓傅这里叫“打皮卡”)、跳房子、挑棍子、弹玻璃珠(桓傅这里管这个叫“弹琉琉”)、挤油渣(桓傅这里叫“挤油”)。
        这些经典游戏我们儿时都玩过,除此之外,桓傅再介绍几种游戏。

 

        一、砸杏核(图一)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桓傅和同伴们总是把吃完的杏核收集起来,选择一枚个大的杏核,钻一个小洞,把里面的杏仁掏空,然后把高温融化后的铅液倒入洞中,冷却后,这枚大个的杏核就成了“母核”。
        随便几个人都可以参加游戏。
        每人拿出一个或多个杏核,放在一块砖头上,轮流用“母核”垂直在砖头上方,用眼睛瞄准,松开手,母核垂直下落,击中砖头上的杏核,谁砸下来的杏核归谁,以此来赢取杏核。

 

        二、砸砖块(图二)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桓傅故里和同伴们找出一块空地,把砖头直立放成图中形状(有几个人参加则摆几块砖头)。在砖头前和若干米处,分别画一横线。站在砖头前的横线处往远处的横线投掷半块砖头,离线最近的人先扔,目标指向那些排成阵列的砖头。如图所示,6号砖头在线上,最先投掷;7号砖头第二个投掷;8号第三个投掷;9号离线最远,最后投掷。
        掷中0号位砖头的,会成为“犯人”,即将接受“审判”;掷中1号位砖头的是“判官”,可以“审问”、“判决”犯人;后面的2号位、3号位可以避免被“审问”;而4号、5号位是“解差”,一边一个用手揪着“犯人”的耳朵,听从“判官”的审判。比如,判官说“把他拉到厕所里”,两个“解差”就会手揪着“犯人”到厕所里转一圈再回来,继续接受审判,直到判官同意结束惩罚。

 

        三、砸鞋底(图三)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与砸砖块类似,只不过用的不是砖头,而是用桓傅们的鞋子。鞋子摆放的形状与砸砖块游戏不同,桓傅们每人用一只鞋子靠在一起,然后用另一只鞋子投掷目标,根据击中后鞋子是鞋底朝上还是鞋面朝上来判定惩罚。

 

        四、打翘棍(图四)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桓傅与同伴在空地上挖一椭圆形小洞,把一根长约20厘米的细木棒放在洞中,一端露出。桓傅们用一根长约40厘米的细木棒作为“击打棒”。击打时,先用“击打棒”击打“目标棒”翘起的一端,把“目标棒”打得弹起来,然后用“击打棒”击打“目标棒”,远处击打,打得远者为胜。

 

        五、拦路虎(图五)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如图所示,桓傅们手拉手,面对面站成两排,两排之间相隔的距离可远可近。玩时,甲乙两队对唱儿歌。
        甲队:河家六,
        乙队:砍大刀,
        甲队:你的兵马让俺挑
        乙队:挑谁个?
        甲队:挑桓傅!
        儿歌中的“河家六”不知道啥意思,可以挑“桓傅”,也可以挑乙队中的任一个人,甲队喊到谁,谁就离开本队,然后加速往对方冲去。冲击对方时,都是往对方两个人的手部冲击,试图把对方拉着的手冲开。如果冲开了,则可以挑一个人加入本队;如果没有将对方冲开,则会留在对方的队中,成为对方队中的一员。
        甲方挑完对方队员冲击后,轮到乙方挑选队员。这样轮流下去,直到一方只剩下一个人时,游戏结束。

 

        六、劈甜秸(图六)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任意几个人参加游戏。游戏时,桓傅与大伙儿凑钱购买一根甜秸(我们当地称甘蔗为“甜秸”),轮流用刀铲下一个芽,大家猜芽面朝上还是朝下,以确定劈甜秸的顺序。
        劈甜秸时,将刀背垂直靠在甜秸的顶端,然后突然抬起刀,将刀翻转过来,用刀垂直劈甜秸。劈开多长,就从劈的末端截取多长的甜秸。然后下一位接着劈。
        这个游戏下来,有的人吃到的甜秸多一点,有的人吃到的甜秸少一点。有的人甚至会一刀将一根甜秸一劈到底,独自赢得整根甜秸,其他人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独自享用甘甜的战果。说实话,这个游戏桓傅一直是输家,常常是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把自己凑钱买的甜秸吃掉。


        七、打砖球(图七)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此游戏非常好玩。
        在空地上挖四个小洞,5个人参加。桓傅们每人手持一根木棍,用一块稍圆的砖头作为“球”。
        开球时,每人站在线前往一个方向击球,击球最近的守球,其余四个人则每人占据一个洞。
        游戏开始。守球人用木棍运球到洞口附近,击球人趁机用木棍把砖球击远,击中球后迅速把木棍占据洞口。守球人可以用木棍档住对方击球,也可以趁他击球时立即抢占他的洞口(即把木棍在他之前成功地插入洞中)。如果球被击远了而守球人没有占据到洞口,则守球人必须跑过去再把球运回来;如果守球人成功地占据了击球人的洞口,被占据洞口的击球人则成了守球人。
        该游戏没有胜负和时间限制,一般都是等到家长喊吃饭了才会结束。这个游戏是桓傅的发明,在桓傅的玩伴中非常流行。

 
        正是:

六一节里在回忆
三十年前老游戏
儿时旧梦很开心
但愿永远不丢弃


注:受博友启发,桓傅再补充两个游戏

(2009年6月3日14∶30)

 

 

        八、“杀羊”(图八)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杀羊”听着挺恐怖,其实,这就是“老鹰捉小鸡”游戏,只不过名称不同,而且还要配唱儿歌后才能进行游戏。这也是我们儿时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游戏,每天晚上在月光下,几十个同伴一块儿玩耍。
        “杀羊”首先要选定一个人当“杀手”,也就是“老鹰”。其余同伴中选定一位个头稍高的人作为“羊头”,就是“母鸡”,伸出双手保护身后的“鸡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羊”。“杀手”手中握一根树枝,当成笤帚,做扫地状,边扫地边大声与那群“羊”一问一答,颇为有趣。
        杀手:扫、扫、扫地来。
        羊群:扫地干什么?
        杀手:找针。
        羊群:找针干什么?
        杀手:缝口袋。
        羊群:缝口袋干什么?
        杀手:装石头。
        羊群:装石头干什么?
        杀手:磨刀。
        羊群:磨刀干什么?
        杀手:杀羊。
        羊群:羊吃你什么了?
        杀手:一口谷、一口稻。
        羊群:明天还你。
        杀手:不造(方言,“不行”的意思)!
        羊群:逮住就杀!
        话音刚落,“杀手”就开始用手中的树枝“刀”杀“羊”。“羊头”展开双手极力保护身后的“羊群”。最终,“杀手”通过左晃右闪,把一个一个“羊”全部杀“死”(只须将树枝碰到“羊”即可)。

 

        九、晃子弹壳(图九)

三十年前,我们还曾玩过……(原创组图)


        这是个单人玩的小玩意儿,比较讲究技巧,没有锻炼过的人玩不好。
        用一根细绳或线,两端各绑一个子弹壳。在绳子中间偏向一端的地方打个结,使绑子弹壳的绳子两端不一般长。
        玩的时候,右手捏住打结的地方,左手握着稍短的子弹壳,右手甩动稍长的子弹壳,逆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左手用力把手中的子弹壳向相反的方向抛,使它顺时针转动。这样,两个子弹壳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很有意思。
        还有一种让两个子弹壳反方向旋转的方法,即右手捏住结,把两个子弹成直线摆放在地上(如图),然后猛然提起绳结,右手上下垂直运动,两个子弹壳就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