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准备】
昨天是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第一天,人们把夺金的重任寄托在射击运动员杜丽的身上。重压之下,杜丽仅获得第五名。谁能想到,杜丽在谈到失利的原因时,竟说是因为“没准备好”!
比赛失败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坦然面对,实事求是地总结失利原因,以利再战。而杜丽竟然将失利的原因归因于“没准备好”,实在有点牵强和敷衍。
上届奥运会一结束,也就意味着开始准备这届奥运会,这么长时间,怎么就不去准备或者不准备好呢?最可笑的是,记者见杜丽的回答有点不尽如人意,就提醒她失利是不是与脚伤有关,杜丽及时回答,脚伤确实影响到了比赛。
好吧,脚伤影响比赛是个合理的解释,下次比赛千万不要“不准备”。
【不讲理】
粗野的铲球、凶狠的逼抢、强硬的防守、高速的奔跑,使加拿大女足的比赛显得“不讲理”。“不讲理”说法出自央视解说员贺炜之口。当然,最早说“不讲理”的是乒乓球比赛,说的是比利时选手塞弗。昨天,加拿大女足用“不讲理”踢平了中国女足,没能让中国女足提前一轮出线。
应当承认,比赛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也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些看似“不讲理”的打法,正是一种“合理”选择,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打法,让对手难以适应,从而取得理想的结果。
如果看不惯这样的“不讲理”,那就是我们不讲理了。
【不多想】
陈燮霞获得了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的金牌,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了首金。然而,陈燮霞在比赛结束后坦承,她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是否获得金牌,更没有去想“首金”,还是别人告诉她,她才知道自己获得了中国队的首枚金牌。
“事与愿违”往往出现在考虑过多之后,比如杜丽;“水到渠成”往往出现在拼搏之后,比如陈燮霞。
【不在乎】
老将谭宗亮在预赛中失利,小将庞伟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在决赛中,他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以绝对的优势,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
射击队员们曾经表示过,射击比赛是没有“主场”之利的,因为观众说的话都是自己能听懂的汉语,会极大地分散比赛中的注意力,影响比赛成绩。
队友的失利不去在意,分散注意力的“汉语”环境不必在乎,庞伟的胜利让我们不能不在乎。
加载中,请稍候......